房东多次违约,不是涨房租而是降房租。杨女士说她2019年租的房子开饭店,签的是8年的合同,合同上写明房租每年递增,第一年房租是30万,每年递增,第8年是36.5万元。当时杨女士的女儿生病了,房东伯伯看到后关切的说道,这孩子可是发育迟了?杨女士就把孩子的生病情况告诉了房东。房东听了后,就跟杨女士说,这8年房租递增的钱我不要了。到了2020年疫情爆发的时候,房东又突然给杨女士打电话,说道:丫头,你们现在也正在停业,我给你降2万房租吧。就在去年,因为大环境不太好,房东又和杨女士说:房租从31万降到28万。房东又说了:租出去总比空着强,你好我才能好。前天晚上房东来到杨女士的饭店吃饭,又跟杨女士说:明年开始房租就给你再降到26万。这又给杨女士降了2万的房租。降房租每次都是房东提出来的,从来都不是杨女士提出来的,这租房的6年期间,他们的相处,就像是一位长辈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哪是房东啊,分明是位雪中送炭的亲人。疫情三年多少餐饮店倒在租金压力下,数据显示2022年餐饮业闭店率高达18%,可杨女士的灶台始终冒着热气。房东那句"你好我才能好"戳中多少人的心窝子,比起那些闻风涨租的二房东,这位老人用降租书写着真正的商业智慧。 见过太多房东在合同里埋雷,这位伯伯却亲手拆除了递增条款。他降的不是数字,是压在心口的巨石。当女孩的病历摊开在桌面时,他看见的不是讨价还价的契机,而是需要托举的生命。这种超越契约的情义,比黄金更闪亮。 去年餐饮业寒冬里,28万租金成了杨女士的救生圈。邻居店铺换了三茬招牌,她的招牌却越擦越亮。房东每次登门都带着新菜单上的笑脸,老人咬了口糖醋排骨说"丫头,这味对了",比收租日到账的提示音更让人踏实。生意场上的算计,终究敌不过人间烟火气的滋养。 其实精明的商人算得清这笔账:空置半年的损失远超降租四万。但老人选择用温情的方式说破,留足了体面。这让我想起义乌商人那句名言"留住老客户就是最好的招商",此刻看来,留住良善何尝不是最好的投资? 六年六次降租,每次都是主动伸手托住摇摇欲坠的天平。当整个行业都在讨论如何提高坪效时,这位房东用行动重新定义"效"字——是效率更是效力,是效益更是效用。他让冷冰冰的租赁关系变成共生共荣的生态,这或许才是商业文明的最高形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亏大了!”杭州,女子一口气花16万,租了一套87平的房子15年,算下来每月租金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