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万元启动资金,十年时间,一对八十后兄弟。最近在股市里,他们干了一件大事。 他们的公司叫寒武纪,做AI芯片的。八月底,它的股价冲到了一千四百多元,超过了股王贵州茅台。总市值冲到六千六百亿。半年营收暴涨了四十多倍。这个数字很吓人。 故事得从兄弟俩说起。哥哥陈云霁,弟弟陈天石,都是江西人。两人都是天才少年,前后脚考进中科大少年班。哥哥二十三岁拿到博士文凭,参与了龙芯芯片的设计。弟弟也一样优秀。 2010年,兄弟俩在研究所里冒出个想法。他们说,未来是人工智能的天下,得专门为AI设计一颗强大的心脏,就是芯片。当时没人当真,觉得是天方夜谭。但他们认准了这件事。 他们带着一个小团队,埋头苦干。2015年,真的做出了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2016年,弟弟陈天石出来创业,公司就叫寒武纪。启动资金只有九十万。但背靠中科院的技术,很快拿到投资,估值几个亿。 2017年,他们迎来高光时刻。华为旗舰手机麒麟芯片里的AI处理单元,用的就是寒武纪的技术。寒武纪一战成名。 但好景不长。2019年后,华为选择自研,不再用寒武纪的芯片。这对寒武纪是致命一击。公司营收大跌,连续几年巨亏,一年能亏掉十几个亿。股价跌跌不休。市场上很多人嘲笑他们,觉得他们活不下去了。 那是最难的时候。团队里有人离开,投资人失去耐心。但这对兄弟没放弃。哥哥管技术攻坚,弟弟管找钱和找市场。他们做了一个关键决定,不再只给一家做定制芯片,而是要做出通用的、能打破国外垄断的AI芯片。 这意味着要烧更多钱。他们把赚来的钱,几乎全部投回研发。研发投入一度比全年营收还高。他们在坐冷板凳。 转机在2023年后到来。全球大模型热潮兴起,算力成了抢手货。国外对高端芯片卡脖子,国内公司急需国产替代。寒武纪准备了多年的技术,一下子派上了用场。 他们的芯片能支持大模型训练,也能用在自动驾驶、智能工厂。他们不再依赖单一客户,而是和各大互联网公司、车企都展开了合作。今年上半年,营收二十八亿,净利润超过十亿。他们终于走出了亏损的泥潭。 现在寒武纪很风光,但创始人陈天石很清醒。他说长跑才刚刚开始。这场逆袭,不光是踩中了风口,更是十年冷板凳坐出来的结果。 芯片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