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日本首相石破茂在美国纽约第八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针对日本的侵略历史表示 麦克风前的他,西装笔挺,语气平稳,说的话却像块浸了水的海绵——听着沉甸甸,攥紧了全是虚的。什么“对过去的苦难深表遗憾”,什么“将以史为鉴走向未来”,翻来覆去都是些磨平了棱角的词,连“侵略”两个字都绕着弯子躲。 台下坐着不少亚洲国家的代表,有人手里捏着笔,在笔记本上画圈。有位韩国外交官后来在走廊里说:“每年都听这套,就像听邻居说‘上次打碎你家窗户很抱歉’,却从不提赔偿,更不说以后不再扔石头。”这话够尖,却戳中了要害。 最刺眼的是他提到“战后和平努力”时的样子,举着日本援助非洲的项目单,仿佛那些资金能抵消南京城墙上的弹孔,能盖过731部队实验室里的哭喊。有位华裔记者当场举手提问:“您口中的‘遗憾’,包括慰安妇制度吗?包括强征的劳工吗?”石破茂的回答,是低头喝了口水,然后转到“国际合作”的新话题上。 联合国大厅的穹顶很高,高到能装下各国的宣言,却装不下某些国家的躲闪。那些被侵略历史刻进骨子里的民族,谁不清楚“遗憾”和“道歉”的区别?遗憾是轻飘飘的叹息,道歉是带着疼的承认——承认自己错了,承认给别人造成了怎样的伤,承认该为此做点什么。 日本国内的反应也耐人寻味。右翼媒体欢呼“首相守住了国家尊严”,而那些为历史真相奔走的市民团体,在东京街头举着“正视历史才是真的强大”的牌子,被防暴警察挡在国会门外。有位亲历过战争的老兵接受采访时说:“我怕的不是外国人骂我们,是我们的孩子,连自己国家做过什么都不知道。” 其实全世界都在看着。德国总理能在波兰纪念碑前下跪,不是丢了尊严,是赢得了尊重;南非能正视种族隔离的历史,不是揭自己的短,是给未来铺路。历史这东西,就像身上的伤疤,你可以选择遮住它,但不能假装它不存在,更不能在别人提起时,说那是“不小心蹭到的”。 石破茂的发言结束时,掌声稀稀拉拉。相比之下,旁边乌克兰代表讲述战争苦难时,全场的肃穆更像一种无声的对比——苦难值得同情,但制造苦难后拒不承认,只会让人看清你的底色。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石破茂内阁 日本重选首相
石破茂在联大警告内塔尼亚胡日本首相石破茂当地时间23日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
【58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