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鸟先飞:阎若璩勤学成名记 明朝有个叫阎若璩的少年,家住山西太原,自幼体弱多

流浪的西施菜菜 2025-09-25 09:17:45

笨鸟先飞:阎若璩勤学成名记 明朝有个叫阎若璩的少年,家住山西太原,自幼体弱多病,说话还带着口吃,村里的孩子常笑话他“笨嘴拙舌”。就连教私塾的先生初见他时,都私下对他父亲说:“这孩子资质寻常,怕是难有大出息。” 阎若璩听了这话,没哭也没闹,只是默默攥紧了拳头。母亲心疼他身子弱,总劝他多休息,可他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背书,直到月亮爬上树梢才肯罢休。有次母亲喊他回家吃饭,他却指着书案上的《论语》说:“娘,这篇还没背熟,等我背会了再吃。” 一天,先生教了唐诗《登鹳雀楼》,课后让学生们背诵。其他孩子很快就背会了,唯独阎若璩站起来时,刚开口“白、白……”就卡了壳,引来一阵哄笑。有个调皮的孩子还学他口吃的样子,气得他脸通红,攥着衣角坐下了。 那天放学,阎若璩躲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背诵。他怕口吃,就先把诗句写在纸上,逐字逐句地念,念顺了再试着背诵。走路时念,放牛时念,就连睡觉时嘴里都念念有词。母亲夜里起来,常听见他在梦中背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过了几日,先生又抽查背诵。阎若璩深吸一口气,率先举起了手。同学们见状又想笑,可当他清晰流利地背完整首诗,连一个卡顿都没有时,私塾里顿时安静了。先生又惊又喜,当即表扬道:“若璩虽起步晚,却比旁人肯下苦功,这便是‘笨鸟先飞’啊!” 这话让阎若璩更坚定了勤学的念头。他知道自己记性不如人,就用“抄书法”巩固所学,一本书常常要抄个三五遍;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步行几十里去请教镇上的老秀才。有人劝他:“你身子弱,何必这么拼命?”他却笑着说:“我这只‘笨鸟’,若不早飞些,怎能追上别人呢?” 凭着这股“先飞”的韧劲,阎若璩长大后成了远近闻名的学者。他耗时二十多年考证《尚书》,写下了名著《四书释地》,连康熙皇帝都称赞他“博闻强识,实为难得”。 后来,村里人说起阎若璩的故事,总会提起先生当年说的那句话。渐渐的,“笨鸟先飞”成了流传四方的谚语,提醒着人们:资质寻常并不可怕,只要肯早下功夫、勤学不辍,照样能成就一番事业。 阎若璩(1636年-1704年),字百诗,自号潜丘,祖籍山西太原西寨村人,其五世祖时迁居山阳(今属江苏淮安市)。中国清代著名学者、经学家、考据学家。

0 阅读:0
流浪的西施菜菜

流浪的西施菜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