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与中国达成协议 9月24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向中国供应能源的合同史无前例。 在我看来,“史无前例”确实称得上,先看规模,新协议叠加现有项目,俄罗斯对华天然气年供应量将突破1000亿立方米——“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占500亿,原有管道提至440亿,远东管道补充120亿。这个数字意味着俄罗斯将撑起中国天然气进口的“大半壁江山”,足够1.3亿户家庭用一年,比早年380亿的供应量翻了近3倍。 更关键的是合作深度的突破。以往俄对华能源供应多集中在西伯利亚和远东,而新协议打通了俄罗斯几乎所有能源产区与中国的供应链。更有“西伯利亚力量-2”借道蒙古国的布局,把中俄合作延伸为三国协作,蒙古国能收过境费、搞工程分包,形成区域共赢的能源网络。 这背后其实是双方的“双向奔赴”。对俄罗斯来说,欧盟要到2027年底全面禁运俄燃料,欧洲这个“溢价市场”没了,中国的长期订单就是“救命钱”。即便价格比卖给欧洲时厚道,30年的长期合同带来的确定性,远比短期高价更珍贵。对中国而言,这相当于拿到了能源批发价,不用再被全球LNG现货价牵着鼻子走,还能减少对海上供应的依赖,给能源安全上了“双保险”。 细节里藏着诚意。中国同步对俄普通护照实行一年免签,俄方工程师、技术人员来跑项目再也不用折腾签证,效率直接拉满。要知道,能源贸易已占中俄双边贸易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份大单无疑让合作根基更稳。 佩斯科夫特意强调“不是一方施舍另一方”,这话对着西方说的意味很浓。毕竟美国还在威胁各国不准买俄能源,可中俄不仅签了单,北极LNG-2项目首船货还顺利抵华,第三条生产线甚至可能用中国技术。 说到底,这份“史无前例”的合同,是西方制裁倒逼出的合作升级。俄罗斯找到了稳定买家,中国锁死了能源安全,双方用实打实的合作证明:在全球变局中,靠谱的伙伴比摇摆的盟友管用多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俄中俄友谊 中俄天然气贸易 中俄双边关系 中俄管道 中俄东线天然气 中俄石油管道 中俄石油天然气
以色列敢不敢对我国动手?明的肯定不敢动,一条055就能灭它的国,何况中东有2——
【207评论】【10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