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班列公司:已切换三条通道应对中欧班列中断 最近中欧班列这事儿闹得挺大,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9-24 21:45:08

成都国际班列公司:已切换三条通道应对中欧班列中断 最近中欧班列这事儿闹得挺大,波兰那边突然关了跟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从9月12日开始,铁路和公路全堵了,直接把这条亚欧贸易大动脉给卡住了。听说积压的集装箱有130多列,货值上亿,影响了中国对欧盟90%的铁路货运。波兰政府说这是为了安全考虑,但对咱们外贸企业来说,短期内供应链就这么断了,订单延误是小事儿,成本涨了才是真麻烦。成都国际班列公司也没闲着,赶紧切换了三条备用通道,稳住局面。这不光是应急,还体现了这些年班列网络建得有多韧性。 说起中欧班列,得从2011年头趟车说起,那时候从重庆发出的第一列,到现在已经跑了十几年,线路从一条两条,发展成东、北、中、南四大通道。东通道走满洲里过俄罗斯,北通道经二连浩特进蒙古再到俄罗斯,中通道是主力,从新疆阿拉山口或霍尔果斯出境,穿中亚直达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南通道则绕哈萨克斯坦、土耳其这条中间走廊。平时中通道最忙,占了总量的七成多,因为时效快,成本稳。但俄乌冲突后,各家班列公司就开始多开发南线,今年7月9日,成都和重庆就常态化开了南通道速达班列。结果没多久,波兰这突发事件就把中通道给断了,成都这边直接把货源分流到南、北和蓉欧三条线上,确保不让企业白等。 先聊聊南通道,这条线是铁海铁联运,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先铁路到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转船过里海到阿塞拜疆巴库港,再上岸铁路接土耳其、匈牙利布达佩斯,最后散到欧洲各地。整个过程绕开了波兰那块敏感区,时效大概25到30天,比纯海运短一半。成都公司从7月就开始推这条线,现在每周三班,9月中断后直接加码,首周就把滞留货值五亿多转移出去。好处是这条通道不光避险,还能直达地中海沿岸,适合发汽车零部件和消费电子这些对时效敏感的货。去年底,成都还开通了南线经土耳其的全铁段,进一步压缩了海运时间,现在企业反馈,整体成本只涨了10%以内,还能接受。 北线铁海联运是另一条备选,走哈萨克斯坦多斯提克或阿腾科里口岸出境,到俄罗斯乌斯特卢伽港,也就是圣彼得堡附近,转海运过波罗的海到德国汉堡或波兰格但斯克港,再铁运内陆。这条线本质上是铁路加海运绕行,避开陆上冲突点,海段主要是监控天气和航道拥堵。成都公司平时就用它补中通道的短板,现在中断后,北线发车频率翻倍,每月能多拉20%的货量。比起南线,北线更适合北欧市场,像德国和荷兰的订单,直接从汉堡分拨,物流链条短。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线联运量已经占成都总班列的15%,中断事件让它成了主力补充。 第三条是蓉欧铁海联运,灵活性最高,从成都铁路港铁路南下到深圳盐田港、广西钦州港、上海港或宁波港这些国内大港,转海运直达欧洲。蓉欧本来是成都对东南亚和日韩的线路,现在借着中断,成了中欧的柔性缓冲。货源分流后,这条线能快速响应小批量订单,比如纺织品或机械配件,先铁运到港再集装上船,船期稳定在20天左右。成都公司还优化了港铁衔接,减少了二次装卸时间,现在从发车到欧洲卸货,全程追踪系统全覆盖。相比前两条,这条联运成本最低,海运费率稳在每柜2000美元以下,对中小企业友好。 这些切换不是临时抱佛脚,成都国际班列公司这些年布局早有准备。回看2024年,中欧班列全国开行1.9万列,发送207万标箱,同比增10%和9%,中亚班列1.2万列、88万标箱,增10%和12%,西部陆海新通道96万标箱,增11%。成都作为核心枢纽,成渝中欧班列超5700列,全国最多,一季度2025年就开1380列,重箱率100%,货运41.7万吨,增11.4%。中老班列更猛,增40%。这些数据说明,班列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跟海运、空运互补,形成多式联运网。波兰中断虽是意外,但也暴露了过度依赖中通道的风险,成都的应对正好推动南北线均衡发展。 国际上,这中断跟地缘政治脱不了干系。波兰关边境针对白俄罗斯移民问题,但波及中欧贸易,欧盟内部也有分歧。德国和法国企业抱怨物流延误,中国这边呼吁对话解决。长远来说,推动南通道是明智的,它不光连土耳其,还能接中东市场,分散风险。成都公司还跟法国邮政、中远海运这些国际玩家合作,建供应链集群,吸引临港制造企业落户。9月13日,青白江还开了中欧班列产业走廊对接会,推投资机遇,签了几个大单。 展望2025年,四川省计划到年底中欧班列联通境外130个城市以上,成都铁路港作为枢纽,深化大部制改革,推小园区管委会加市场化运营。累计开行已超3.4万列,辐射欧亚近百城。波兰事件虽添堵,但也加速了通道多元化。企业得适应,政府得统筹,班列这钢铁驼队,继续往前拱。总的来说,成都的切换措施接地气,保住了饭碗,也给全国班列公司上了堂课:别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多备几手,总没错。

0 阅读:7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