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俄罗斯是“纸老虎”引起大家热议。可能很多人都认为“纸老虎”一词是毛泽东主席发明创造的,其实并不是。“纸老虎”这个形象生动的词语最早是由蔡和森提出的,“反动派是纸老虎”这个论断是由恽代英提出的。毛泽东主席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并被翻译成英语,为全世界所熟知。具体情况如下。 1922年9月20日,蔡和森在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第2期发表了《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专政与军阀割据》,第一次使用了“纸老虎”概念。他认为那些空发议论而于国情时局无补的“政治家或政论家”,包括国民党的一些政治家或政论家都是“纸老虎”。但在感情色彩上,他并没有完全将“纸老虎”视作贬义词。 第一个提出“反动派是纸老虎”论断的中共领导人是恽代英。1922年9月25日,恽代英在《东方杂志》第19卷第18号上发表了《民治运动》。文章不仅将慈禧太后、袁世凯、张勋等中国近代史上的反动势力比喻为纸老虎,而且在使用“纸老虎”概念的同时,也使用了“真老虎”概念,说明反动派虽有凶恶的一面,但因为残酷压迫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所反对,所以其本质是虚弱的。 毛泽东主席一生至少6次论述过“纸老虎”问题。影响最大的一次是毛泽东1946年8月6日,在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从此,“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著名论断。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All the reactionaries are the Papertiger)的论断提出时,英语的习惯用法中没有这个组合词,因此当时的翻译余光生在翻译时用了英语中类似的习惯用语“稻草人(Scarecrow )”来代替。毛泽东了解后说:“不行,我的意思是纸糊的老虎,是Paper-Tiger。”就这样,Paper-Tiger这个组合词,随着毛主席的著名论断,在世界广泛流传了。
9月23日,特朗普在他的个人社交媒体上发了一篇短文,主要内容是他在白宫会见了今年
【1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