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8岁满脸雀斑的吕燕去面试模特,一个男人却对着她说:“你真漂亮,真

诗桐说娱乐 2025-09-24 19:19:54

1999 年,18岁满脸雀斑的吕燕去面试模特,一个男人却对着她说:“你真漂亮,真好看,”吕燕心想:“这男的可真会骗人,”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个男人,改变了吕燕一生的命运。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9年,当知名造型师李东田说出那句“你真漂亮”时,吕燕内心的白眼几乎要翻到天上去,她觉得这人肯定是在骗她。   但李东田没开玩笑,他刚从巴黎回来,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打破西方对东方面孔的刻板印象,而吕燕,就是他要找的那张牌。   这张牌,在当时的中国,打出来却是一片哗然。   吕燕出生在江西德安的一个矿区,矿工家庭,一个月600块养活五口人,衣服上带补丁是常事。   青春期的身高猛蹿到178厘米,细长的单眼皮、满脸的雀斑和厚嘴唇,让她在同龄人里像个异类,同学给她起了个外号叫“长颈鹿”,自卑让她习惯性地含胸驼背。   于是,当李东田和摄影师冯海合作的“雀斑与百合”系列照片,被挂在北京王府井的街头时,一个路过的北京大妈瞅了半天,嘀咕了一句:“这闺女没睡醒吧?”   甚至就连报纸上都展开了“吕燕算不算美女”的大讨论,你看,在本土的语境里,她这张脸代表的不是美丑,而是一种“错位”。   直到2000年,两个法国星探在北京一家酒店发现了她,邀请她去巴黎,吕燕只用了一个晚上思考,就决定去了。   这个决定,让她这张“错位”的脸,找到了被重新解读的可能。   巴黎的日子,开头简直是地狱模式,她揣着一个快译通,靠比手画脚过活,在地铁里迷路是家常便饭。   因为只认识“鸡蛋”这个词,吕燕连续吃了一个月的鸡蛋,深夜想家,就只能打电话给朋友哭诉。   但奇妙的是,这张在国内备受争议的脸,在巴黎却成了通行证。   有位巴黎老太太看到她,温柔地称赞她的雀斑,说那就像奶油蛋糕上洒的巧克力碎,这种善意,和王府井路人的不解,形成了天壤之别。   她独特的东方面孔,被Dior、YSL这样的顶级品牌看中,工作机会越来越多,经纪人建议她回国参加世界超模大赛,她一举拿下亚军,创下了当时中国模特在这类国际赛事中的最好成绩。   至此,西方时尚圈,用最权威的方式,为这张被重新编码的东方面孔盖了章。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那也只是一个被定义的成功范本,但吕燕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她没打算一直做那个“被选择”的符号。   在事业巅峰期,她选择转身,在上海创立了自己的品牌CommeMoi,那是2013年,她从一个被审美的客体,变成了定义审美的主体,从设计、选面料到生产推广,她事必躬亲。   她的品牌首秀,前排坐着王菲,后来,杨幂这些一线明星也穿着她设计的礼服走上红毯,品牌年销售额过亿,这串数字背后,是她将自己的审美符号,成功转化为了实打实的商业价值。   如今,吕燕会鼓励年轻模特:“别信别人给你贴的标签,”她办公室里那张老照片上写着:“美,从不是千篇一律,”这不仅是口号,更是她用自己的人生硬生生闯出来的一条路。   更有趣的是,她的儿子继承了她的单眼皮,网友的评论从当年的“可惜了”,变成了现在的“这是超模基因”。   你看,曾经被视为缺点的东西,已经被大众悄悄接纳,成了一种值得骄傲的传承。   吕燕的故事,核心就是她把一张充满争议的脸,从一个被动挨骂的靶子,锻造成了一个创造价值、输出审美的王国。   她不是被时代选中,而是和时代掰了一场手腕,最终,她赢了。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20年前人人都说她丑,现在却成了代表中国的高级脸)央视网《中国面孔·吕燕》 新华网《从江西走出的国际超模吕燕》 人民网《吕燕:中国模特走向世界的开拓者》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诗桐说娱乐

诗桐说娱乐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