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马丁·雅克最近点破了一个真相:美国死咬中国不放,根本不是中国做错了啥,而是他们自己心态崩了。 马丁·雅克这位剑桥大学的英国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在美国眼中有两大“原罪”:一是中国经济崛起动摇了美国冷战后建立的单极霸权体系,二是中国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而不照搬西方模式。这种观点在国际学术界激起千层浪,原来美国的焦虑不是因为中国做错了什么,恰恰是因为中国做对了太多事情。 看看数据吧!中国高铁里程已达4.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周还多,占全球高铁总运营里程的67%。5G基站超过230万个,覆盖了所有地级市和98%的县城。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却成了美国的“眼中钉”。 美国的心态崩塌有其历史轨迹。回想上世纪80年代,日本GDP逼近美国的70%,美国一纸《广场协议》就迫使日元升值,让日本陷入三十年停滞。冷战时期,美国又通过军备竞赛和油价操纵拖垮了苏联。这些套路曾经屡试不爽,直到碰上中国这块“硬骨头”。 中国不是日本,也不是苏联。我们不屈服于压力,不陷入军备竞赛的陷阱,而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当美国对华为实施芯片断供时,华为反而研发出鸿蒙系统,在5G和云计算领域持续突破。这种“反脆弱”特质让美国的遏制策略屡屡失效。 拜登和特朗普这两位风格迥异的总统,在对华政策上却出奇一致。一个明火执仗打贸易战,一个暗度陈仓搞技术封锁。这种两党共识背后,是美国精英阶层对中国崛起的集体焦虑。他们真正害怕的,不是中国的实力,而是中国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模式。 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储备中占比升至3.5%,中国与中东国家建立的“石油人民币”结算体系已处理超过5000万桶原油交易。这些数字折射出美国金融霸权面临的挑战。当中国成功斡旋沙特与伊朗复交时,更开创了不附加政治条件、尊重各国主权的外交新模式。 美国的心态失衡根源在于其国内问题。制造业占GDP比重从25%的黄金时代下滑到预计2025年的11%。“锈带”地区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联邦债务突破35万亿美元大关。这些问题不是中国造成的,但中国的发展成就让美国这些结构性问题相形见绌。 马丁·雅克道破了真相:西方存在对华认知危机。他们习惯了高高在上,无法接受一个非西方国家成功崛起。中国不是在挑战美国,而是在做自己,14亿人口的国家通过和平发展实现现代化,有什么错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万幸中国没帮俄罗斯,因为美国早就布下了三个陷阱,一个比一个致命,那美国布下的陷阱
【1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