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 9月23日阿根廷突然放大招。 9月23日,阿根廷突然甩出重磅政策,把大豆、豆油和豆粕的出口税直接降到了零,连原本年底才到期的期限也缩短到10月31日,满打满算就49天,还加了个70亿美元的额度上限,到点或达标就停。 这波操作来得又快又猛,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个南美国家是真的绷不住了。 表面看这是冲着农产品出口来的,实际上是阿根廷的美元储备已经告急。 就在政策宣布前几天,阿根廷央行三天内花了超过11亿美元外汇储备,就为了稳住一路下跌的比索汇率,但效果甚微,比索对美元的汇率还是跌到了历史低位。 农业是阿根廷的经济命脉,大豆、豆油这些产品在全球市场都占着不小的份额,把出口税降到零,说白了就是想让农户赶紧把囤着的粮食卖出去,换回来急需的美元。 可这政策一出来,最先难受的是国内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阿根廷农户手里囤着两千多万吨大豆、一千多万吨玉米,之前因为税率高、汇率不稳一直不肯卖,就等着好价钱。 现在出口税归零,农户直接出口原粮能多赚不少,自然不愿意把大豆卖给国内的压榨厂。数据显示,阿根廷大豆压榨设施的闲置率已经升到了三成以上,还在不断往上走。 这些加工厂本来就靠着加工大豆生产豆油、豆粕赚钱,现在原料进不来,不少小厂子已经到了停工边缘。 有业内人算过,出口一吨精炼豆油的利润比直接卖大豆高不少,但现在没人愿意费那劲加工,本土产业链的利润全让短期出口给带走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政策还悄悄把玉米的出口税从9.5%也降到了零,这个细节很多人没注意到。阿根廷是全球第三大玉米出口国,这一下等于把主要粮食作物的出口税全免了。 可玉米和大豆不一样,国内畜牧业全靠玉米当饲料,出口量一增,国内玉米价格立马上涨,养殖户的成本跟着飙升。 阿根廷之所以敢这么赌,是觉得中国这个大买家会接盘。毕竟他们八成以上的大豆都出口到中国,可现在中国的采购早就不是非阿根廷不可了。 今年前七个月,中国从阿根廷进口的大豆虽然涨了一倍多,但总量也就六十多万吨,而从巴西进口的量超过四千万吨,占了绝大部分份额。 而且中国还在增加乌拉圭等国家的大豆采购,今年打算从阿根廷和乌拉圭买的大豆总量可能达到一千万吨,但这部分需求早就被提前布局了。 另外,我国国内大豆产量也在提升,今年能收两千多万吨,进口的紧迫性没那么强。阿根廷想靠零关税抢订单,恐怕没那么容易。 国际市场的反应倒是很直接,政策一宣布,芝加哥的大豆期货价格就跌到了六周来的最低。作为全球最大的豆油和豆粕出口国,阿根廷突然降价,最受冲击的是美国和巴西的农户。 美国大豆本来就因为中美贸易的问题不好卖,最近每周的出口检验量都在低位徘徊,阿根廷这么一搅局,美国农户的日子更难过了。 可巴西却没怎么慌,他们今年的大豆产量创了新高,还在扩大种植面积,加上物流虽然有瓶颈但一直在改善,根本不愁卖。阿根廷这点短期优势,在巴西的产能面前根本不够看。 这背后其实是米莱政府的政治算计。距离11月5日的中期选举就剩一个多月,之前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选举里,米莱的政党已经输得很惨,得票率比反对党低了十多个百分点。 现在搞零关税刺激出口,要是能让美元回流、稳住汇率,说不定能拉回点选票。可农户们也不傻,70%的人都打算等选举结束再决定卖不卖粮食,大家都怕政策反复。 毕竟这些年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税就像坐过山车,换个总统就改一次,2008年加税引发罢工,2015年减税又导致财政亏空,谁也不敢相信这49天的政策能改变什么。 更现实的是财政压力。出口税是阿根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光大豆出口税就占了12%,这49天免税期预计要少赚15亿美元。 可米莱政府提交的明年预算里,还计划让出口关税收入涨23%,这明摆着就是短期让利,等选举一过大概率还要加税。 为了补上现在的窟窿,政府已经在砍公共开支,教育和医疗经费都在降,贫困率却涨到了五成以上,一半的人都在温饱线挣扎。 这种靠牺牲民生换短期政治利益的做法,已经引发了街头抗议,每周都有人举着标语要求改变政策。 农户的日子也没好到哪去。连续四年的干旱让大豆产量降了不少,今年的产量比前几年少了一些,种地的成本却一直在涨。 现在贷款种地的利息高得吓人,赚的钱说不定还不够还利息,就算零关税多赚点,也填补不了之前的亏空。 说到底,这49天的零关税就是场豪赌,赌的是国际市场买账、赌的是选举能赢,可却没解决根本问题。 农业产能上不去、产业链留不住利润、财政窟窿越来越大,这些麻烦不是靠一次短期政策就能摆平的。网友说得实在,“这不是救经济,是拆东墙补西墙”。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参考资料: 阿根廷宣布暂时取消农产品出口预扣税 2025-09-23 14:01·新华网
阿根廷这是急了?把大豆出口税从26%降到零!此举或重创美国大豆出口!阿根
【3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