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美国公开赖账了!美国欠钱!这次不只是官司,还是没钱买单了。纽约联合国总

晓绿聊趣事 2025-09-24 10:32:29

就在刚刚!

美国公开赖账了!

美国欠钱!这次不只是官司,还是没钱买单了。

纽约联合国总部外,抗议者举着“欠债还钱”的牌子堵在安检口。这场看似普通的联大会议,因美国拖欠30亿美元会费而演变成国际舆论的角斗场。

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厅,特朗普的座位旁放着一沓文件,最上面是《2025年美国对外援助预算案》,封面上赫然印着“削减43%”的红字。

这个细节暴露了美国拖欠会费的本质:与其说是财政困难,不如说是一场“规则绑架”的政治豪赌。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就曾用“欠费战术”迫使联合国改革会费分摊比例。1999年,共和党参议员赫尔姆斯以冻结会费为要挟,硬生生将美国分摊比例从25%压到22%。

如今历史重演,但手法更隐蔽,通过暂停支付2024年后的款项,美国实际将拖欠总额推高至30亿美元,同时利用《联合国宪章》第19条的漏洞(仅对拖欠两年以上款项限制投票权),完美规避制裁。

这种策略的代价正在显现。在非洲萨赫勒地区,联合国维和部队因资金短缺,巡逻频次从每周3次减至1次,导致极端组织控制区扩大12%。

中东难民署的粮食配额被砍掉40%,加沙难民营出现多起哄抢粮车事件。更讽刺的是,美国国务院今年削减了3.93亿美元维和摊款,却同时批准了5.2亿美元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

2024年特朗普上任后,立即叫停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缴纳会费,转而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提供280亿美元补贴。

在联大辩论现场,德国代表当场质问:“当气候灾难让岛国面临灭顶之灾时,美国选择站在石油商一边?”特朗普的回应是:“我们需要的是就业,不是环保主义者的道德绑架。”

更危险的是,美国正将债务问题武器化。根据《纽约时报》披露,五角大楼已制定预案:若联合国通过不利于以色列的决议,将立即冻结对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拨款。这种“以钱换权”的策略,让国际规则沦为大国博弈的筹码。

对比数据触目惊心:中国连续7年全额缴纳会费,2025年贡献32亿美元,占联合国预算的9.1%;美国拖欠30亿美元的同时,还在推动削减发展中国家话语权。

这种反差在联大投票现场尤为明显,当美方提议“限制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数量”时,132国代表集体离场抗议。

美国的操作正在引发连锁反应。俄罗斯已正式向联大提交“联合国总部迁址提案”,印度则牵头成立“新多边开发银行”挑战世行地位。

更致命的是,美国国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信用评级被惠誉下调至AA+,这与其作为联合国最大债务国的身份形成荒诞对照。

翻开1945年旧金山会议记录,当时美国代表曾慷慨陈词:“我们要建立的不是强国俱乐部,而是所有国家的家园。”如今这句话被刻在联合国大厅的石碑上,显得格外讽刺。

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就曾以“削减预算”为名,逼迫联合国裁撤15%的岗位。当时的场景与今日惊人相似:发展中国家代表在走廊拉横幅抗议,发达国家代表在会议室讨价还价。

但历史教训并未被吸取,1995年联合国因资金短缺关闭部分部门时,时任秘书长加利痛心疾首:“我们正在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

如今特朗普的表演更显荒诞。他在联大演讲中高呼“美国要领导世界”,却对身后屏幕上实时滚动的债务数据视而不见。

截至2025年8月,美国国债利息支出已达联邦预算的16%,超过军费开支。这种“既要霸权,又不想买单”的悖论,恰似古罗马的衰亡寓言:当帝国沉迷于收割财富,却忘记修缮城墙时,崩塌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开发“联合国会费区块链追踪系统”,实时公示各国缴费记录,让美国“技术性拖欠”无所遁形。

俄罗斯通过粮食出口国联盟,对拖欠会费国家实施粮食出口配额限制。全球132所大学成立“新多边主义联盟”,拒绝接收美国资助的研究项目。

这些动作显示,国际社会正在构建绕过美国的新规则体系。当美国还在用冻结资金威胁联合国时,发展中国家已通过数字货币结算、区域合作组织等渠道重建信任纽带。

古特雷斯在闭门会议上说的一番话值得深思:“当交钱的人开始质疑收钱者的资格,整个游戏就该换规则了。”这句话或许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在这个时代,多边主义的存续不再取决于某个超级大国的施舍,而是取决于所有参与者能否重建互信

0 阅读:0
晓绿聊趣事

晓绿聊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