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有人问,刘备这么菜,为什么诸葛亮还要辅佐他呢? 就这么说吧,袁绍是四世三公,

银月高悬念情长 2025-09-23 20:46:50

竟然有人问,刘备这么菜,为什么诸葛亮还要辅佐他呢? 就这么说吧,袁绍是四世三公,他连曹操都瞧不起,可听说刘备来投靠他,忙出城六百里相迎,当贵宾供着。 袁绍当时是反董卓联军的盟主,出身于“四世三公”的显赫家族,自己也是一方诸侯,实力雄厚。他能如此礼遇刘备,甚至亲自出迎,说明刘备绝非等闲之辈。 袁绍对刘备的敬重,一方面是因为刘备自称汉室宗亲的身份可能具有政治利用价值,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刘备当时已经是一位有名望、有实力的下野诸侯,并非无名小卒。 刘备投奔袁绍时,已经官至豫州刺史、左将军,宜城亭侯,并且曾经实打实地统领过徐州,在诸侯中拥有相当响亮的名声。 袁绍正与曹操进行官渡之战前的对峙,急需扩大自己的实力,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对于刘备这样一位有能力、有名声且同样反对曹操的人物来投,自然倾心敬重。 实际上,不仅仅是袁绍,同时代的许多重量级人物都对刘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曹操,这位以知人善任和眼光毒辣著称的枭雄,就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曹操麾下的重要谋士程昱和郭嘉也都认为刘备“终不为人下”,多次劝曹操尽早除掉他以绝后患。 刘表号称“八俊”之一,见到刘备后却自叹不如。陶谦更是临终前将徐州托付给刘备。这些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对刘备另眼相看,足以证明他身上具备非凡的特质和领袖魅力。 那么,刘备究竟凭什么赢得这些认可呢?首先在于他百折不挠的坚韧毅力。刘备出身低微,早年以织席贩履为生,在群雄并起的乱世中,他屡遭挫败,多次颠沛流离,却始终没有放弃建立大业的宏志,这种不甘人下、不畏挫折的精神,是开创事业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领袖气质。史载刘备能与人“同床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待人真诚宽厚,深得众心。 他胸怀仁德,以兴复汉室为己任,这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号召力。正是这种魅力,让关羽、张飞自桃园结义后便誓死相随,让赵云舍弃袁绍千里来投,让糜竺散尽家财鼎力支持。这些人图的不是眼前的荣华富贵,而是认同刘备的抱负并愿意为之奋斗。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辅佐刘备,正是基于这种深刻的认识和判断。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虽然躬耕陇亩,却时刻关注天下大势,并在仔细筛选心目中理想的明主。他不仅胸怀大志,更有着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 后来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了诸葛亮的眼光没有错。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从一个屡败屡战、寄人篱下的角色,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成就了三国鼎立之一的蜀汉霸业。他们的合作,尽管也经历波折,但成为了君臣相得的典范。 所以,当我们再次听到有人说“刘备这么菜”的时候,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刘备不仅不“菜”,还是一位极具魅力和韧性的英雄人物。 他的成功,靠的不是运气,而是那种能够凝聚人心、屡败屡战的非凡领袖气质。诸葛亮选择他,袁绍敬重他,曹操忌惮他,都是因为看到了他内在的王者之风。 素材来源:毛泽东评点刘备,会用人,能团结人,告诫不可以感情用事 2023-09-11 15:45·党史博采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