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隆中对》里给刘备规划了一个宏伟蓝图:同时占据荆州(湖北、湖南一带)和益州(四川盆地)。这两个地方都是好地方,一个靠长江中游,富庶又关键;一个在四川盆地,易守难攻,资源丰富。听起来是个完美的组合拳,对吧? 但问题出在距离上:荆州和益州之间隔了差不多800公里! 在三国那个靠两条腿和马匹行军的年代,这距离实在太要命了。想象一下: 1. 信息传递慢得像蜗牛:荆州这边发生点风吹草动(比如敌人来犯),消息要翻山越岭传到益州成都刘备诸葛亮那里,得好多天。 2. 救兵?远水救不了近火!这是最致命的。当关羽在荆州(核心是江陵、公安一带)被孙权偷袭,情况万分危急时,他需要益州那边火速派兵来救。但计算一下路程:益州的援军就算接到消息立刻出发,跋涉那800公里险峻山路(想想蜀道难!),最快也得30天才能赶到荆州前线! 3. 关羽成了孤军:关羽的兵力本身不足以同时对抗北边的曹魏和东边的孙权夹击。他苦苦支撑,眼巴巴等着大哥刘备和军师诸葛亮从四川发救兵。结果呢?救兵还在半路吭哧吭哧爬山呢,关羽那边已经顶不住,兵败身死,荆州也丢了。 简单说,这个计划的“硬伤”在于: 诸葛亮设想的是两个拳头(荆州、益州)互相配合,左右开弓打击敌人。但现实是,这两个拳头离得太远了!中间隔着高山大河,信息不通,兵力调动慢如龟爬。当其中一个拳头(荆州)被人狠狠揍的时候,另一个拳头(益州)根本来不及帮忙。就像一个人两只手被一根长长的、僵硬的棍子连起来,一只手被打了,另一只手想帮忙却够不着,只能干着急。 所以,《隆中对》虽然战略眼光宏大,但它低估了古代糟糕的交通和通讯条件。这800公里的“死亡距离”,让荆州和益州在实战中几乎无法有效协同作战,最终导致了荆州的丢失和关羽的悲剧,也让蜀汉统一天下的梦想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给刘备规划了一个宏伟蓝图:同时占据荆州(湖北、湖南一带)和益
周周史海泛舟
2025-09-23 20:40:07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