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印度突然宣布 9月23日,印度又对中国产品下手了!这次盯上的是咱们的铜缆。印度商工部应两家本地企业申请,宣布对中国铜缆发起反倾销调查。就是嫌中国产品卖得太便宜,影响了他们自家生意。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大吧,铜缆在基建、电力、通信里算“基础材料”,印度这些年搞基建挺猛,从地铁到农村电网都在铺,铜缆需求大;说小吧,中国铜缆在印度市场占比又不算顶尖,咋就突然被盯上了? 咱先把事儿捋清楚:反倾销调查啥意思?简单说就是印度觉得中国铜缆卖得太便宜,“不公平”竞争,要查是不是有“倾销行为”——也就是中国企业以低于成本价卖,故意挤垮印度本土企业。可“卖得便宜”真的是坏事吗? 你想想,中国铜缆为啥便宜?一方面是产业链全,从铜矿开采到加工设备,咱们国内一条龙,成本自然低;另一方面是技术成熟,同样的规格,中国工厂能做到良品率高、损耗少,价格自然有优势。印度本土企业呢?前两年我去孟买参加过展会,他们的铜缆厂设备老旧,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还比咱们高,本来就拼不过中国企业,现在突然搞反倾销,更像是在“捂着被子喊冷”。 更耐人寻味的是时机。最近印度大选刚结束,新政府上台总得有点“政绩工程”,搞点“保护本土产业”的动作,既能安抚国内企业,又能给选民看“我在为你们出头”。可这种操作真的能帮到印度吗? 举个真事儿:前两年印度对中国瓷砖反倾销,加了高额关税,结果呢?印度本土瓷砖厂倒是松了口气,可老百姓买瓷砖贵了不少,装修成本涨了;更讽刺的是,好多印度商人转头从越南、马来西亚进口中国瓷砖,“换汤不换药”,最后苦了消费者,肥了中间商。 再说铜缆这事儿,印度现在搞基建,最缺的就是性价比高的原材料。中国铜缆价格合适,能让印度更快把路修通、把电通到村里;要是硬换成贵的本土货,要么工期拖延,要么预算超支,最后遭罪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其实中印贸易这些年,类似的操作没少发生。从手机到钢铁,从化工产品到纺织品,印度隔三岔五就对中国商品发起反倾销。可数据不会说谎:中国一直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去年双边贸易额超1000亿美元,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里,60%以上是中间产品和生产资料——说白了,这些“便宜货”是印度制造业的“粮草”,不是“洪水猛兽”。 说到底,贸易保护主义就像给自己家院子砌墙,短期看好像挡住了“外人”,可时间长了,院子里的人想出去买点新鲜玩意儿都难。印度要是总盯着“便宜货”不放,最后影响的怕不是某几家中国企业,而是自己基建的速度、民生的成本,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发展节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在刚刚 印度突然宣布 9月23日,印度又对中国产品下手了!这次盯上的是咱们
可乐小鸡翅
2025-09-23 17:28: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