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辜鸿铭坐上了维也纳开往柏林的火车,因为太过无聊,他决定找点乐子,拿了一份报纸倒着看。 辜鸿铭1857年出生在马来西亚槟城一个橡胶园里,家里祖上是福建人,早年南下做生意发了家。 他妈有葡萄牙血统,从小耳濡目染中西混杂的环境。十岁那年,被英国义父带去苏格兰读书,十四年欧洲生活,学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啥的,拿了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还在莱比锡和巴黎深造,搞工程和法律。 说起那趟维也纳到柏林的火车,纯属他闲得慌找乐子。辜鸿铭游欧时,火车上无聊,抓起德文报纸倒着看,对面两个德国年轻人看不下去,以为他文盲,故意大声嘲笑。 结果他用一口纯正德语,把倒置报纸内容一字不差念出来,瞬间把那俩小子怼得哑巴吃黄连。 回国后,辜鸿铭1915年进北大教国文和拉丁文,蔡元培赏识他,两人关系铁,五四时他力挺蔡留校,说校长就是学校的皇帝,得保着。 但跟胡适那是真对头。胡适1917年回国演讲,念荷马诗,辜鸿铭当场挑刺,说发音低级,自己重念一遍,全场服气。 胡适推白话文,他死反对,写文章批《文学革命》,举例文言怎么用四个字说清白话十句的事。 还有张勋生日,他送对联“傲霜枝”“擎雨盖”,暗指辫子和清帽,胡适问起,他直球解释,两人一笑而过。 学生笑他辫子,他回击说你们内有辫子,我外有而已。袁世凯死,他在家请戏班唱三天,显出不盲从的劲头。 辜鸿铭最牛的地方,是他把中国老东西推向西方。译《论语》《大学》《中庸》成英文、法文,语言地道,还加注解释,西方汉学家看傻眼,说这是里程碑。 他的《中国人的精神》书里写中国人温良纯朴,像孩子般过日子,轰动欧美,毛姆访华千里迢迢见他,聊文化聊到天亮。 欧洲人传话,去中国不看紫禁城,也得见辜鸿铭。 他译本还提名诺贝尔文学奖,那年代中国人能做到这步,绝了。不过他保守得顽固,反对新文化,骂陈独秀他们崇洋,但这也反映时代纠结:怎么学西不丢根? 晚年辜鸿铭在北京,1927年北大时局乱,他被挤出学校,据说罗家伦上书批他宣扬君师主义,胡适接班。 他1928年4月30日肺病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有一次,辜鸿铭坐上了维也纳开往柏林的火车,因为太过无聊,他决定找点乐子,拿了一份
时光浅吟离殇
2025-09-23 14:48:0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