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要求中国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一事“索赔”800亿美金。这个消息一出来就闹得沸沸扬扬,让人忍不住想弄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要说这事,得先从赞比亚的铜矿说起,这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铜矿,中国企业在那边开矿的不少,其中就包括中国有色矿业旗下的谦比希湿法冶炼公司。今年年初,这家公司出了点状况 —— 尾矿坝溃坝了。简单说就是存矿渣废水的大坝塌了个口子,里面的污水流了出来。 这事儿发生在 1 月到 2 月之间,正好赶上赞比亚下大雨,降雨量差不多是 20 年来同期最多的,雨下得又大又急,对坝体压力本来就大。 更糟的是,后来调查发现,大坝的防渗膜居然被人偷着割了,这就好比给水桶底下划了道口子,不漏水才怪。 溃坝之后公司反应还算快,第二天凌晨就把溃口堵上了,没让污染扩散得太严重。按规矩,他们立刻按赞比亚政府的要求搞修复,还给受影响的农户赔了钱,本来这事儿差不多就过去了,没想到过了几个月,突然冒出来一百多个当地人说要索赔,还把金额定到了 800 亿美元,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更有意思的是,后来查出来,这一百多人里实际有授权的就 11 个,法院连案子都没正式受理,纯属雷声大雨点小。 可能有人会问,就算真污染了,也不至于赔这么多吧?要知道赞比亚全年的财政收入也就十几亿美元,这 800 亿相当于让他们国家不吃不喝攒六十年。 中国有色矿业直接说了,这索赔根本没依据,纯属漫天要价。因为事故发生后,赞比亚政府自己都多次表态,说没造成重大环境影响,当地供水公司没过几天就恢复正常运行了,实验室检测显示水体 pH 值和重金属浓度都在正常范围内,老百姓喝的水压根没受影响。 那这 800 亿的索赔金额是怎么来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们不光要环境修复费,还要求设立一个由赞比亚政府管理的托管账户,把这 800 亿存进去,另外还要 2 亿美元紧急救助金。 这操作就有点让人看不懂了,按常理说,环境污染赔偿得先评估实际损失吧?得有检测报告证明污染范围多大、造成了多少损失、修复需要多少钱,哪有上来就拍脑袋定个数的?更何况赞比亚政府自己都承认污染已经控制住了,这时候跳出来要天价赔偿,难免让人觉得别有用心。 其实在海外开矿,环保问题确实敏感,赞比亚作为资源国,这些年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咱们中国企业在那边开矿也一直挺注意的。 就像去年,江西的公司还跟赞比亚政府签了协议,要在那边搞 400 万公顷的林业碳汇项目,种树保护环境,还能带动六万多人就业,这说明中资企业在环保上不是没作为。 但矿场这种地方,难免有意外,再加上当地有些不法分子偷东西破坏,比如这次割防渗膜的,防不胜防。 有人可能会担心,是不是中国企业在那边不重视环保?其实按赞比亚的法律,所有外资企业开矿都得遵守当地环保规定,中国企业也不例外。 《全球关键矿产指南》里专门提到,赞比亚对采矿的环境保护、土地修复这些都有明确要求,从勘探到开采再到后期修复,全流程都有法规管着。中国有色矿业在当地运营这么多年,要是真不把环保当回事,早就被政府罚得关门了。 这次事件里还有个细节挺有意思,索赔的同时,赞比亚政府首席发言人公开说过,受影响区域的群众生命安全有保障,水质也恢复正常了。一边是政府说没事,一边是少数人跳出来要天价赔偿,这本身就矛盾。 说白了,这种事在海外投资里不算新鲜,有时候是当地人觉得有利可图想敲一笔,有时候背后可能还有别的势力撺掇,毕竟中国在非洲的矿业投资规模大,难免有人眼红。 从中国企业的角度看,他们也挺委屈,按规矩办事出了意外,积极修复赔偿了,结果还被讹这么一大笔。公司已经请了当地律师团队准备应对,明确表示会依法维护权益。 其实这些年中国企业在海外开矿,不光给当地带来了投资和就业,还帮着建学校修公路,就拿谦比希铜矿来说,周边不少老百姓靠在矿上打工或者做小生意过日子,真要是把企业逼走了,当地人收入都会受影响。 现在这事儿基本明了了,就是一起普通的生产安全事故,因为特殊天气和人为破坏造成的,企业也按规定处理了。所谓的 800 亿索赔更像是个闹剧,既没有事实依据,也不符合法律程序。 说到底,在海外搞投资合作,环保问题确实要重视,出了问题该赔就得赔,但也不能任由别人狮子大开口。赞比亚要真想解决环保问题,不如踏踏实实跟企业合作搞治理,就像他们跟江西公司合作搞林业碳汇那样,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发展经济,这才是正经事。 网上有句话说得好:"遇事不决先看数据"。赞比亚政府自己的检测报告摆在那儿,污染已经控制,水质正常,这就说明没造成大问题。800 亿索赔听着吓人,实际上连法院都不接,说白了就是某些人想借着环保的名义捞一笔。 这种事咱们看看热闹就行,真没必要跟着瞎操心,毕竟法律自有公断,企业也不会任人拿捏。
赞比亚要求中国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一事“索赔”800亿美金。这个消息一出来就闹得沸沸
凌余阵兮
2025-09-23 14:15: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