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元成中落(二二)陷害许皇后的不是赵飞燕,幕后主谋是太后王政君

汉成帝刘骜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昏君,留下了骄奢淫逸的名声,也为西汉的败亡埋下大患。后世学者们在批判刘骜执政期间的黑历史时

汉成帝刘骜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昏君,留下了骄奢淫逸的名声,也为西汉的败亡埋下大患。后世学者们在批判刘骜执政期间的黑历史时,往往会提到皇后赵飞燕的种种不是。尤其是赵飞燕姐妹和刘骜的那些引人入胜的宫闱秘闻,更是民间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赵飞燕从一个出身民间女子,一步步走上了汉朝皇后的高位,这是离不开汉成帝刘骜的宠爱,也与她在后宫中的胜利密不可分。在很多传说和史料中,对于赵飞燕的评价众说纷纭,向来是贬多于褒的。尤其是她陷害许皇后的事,成为她在历史上留下的污点。

然而笔者在考证这段史料时,却发现在汉朝的原始文献中,并没有直接关于赵飞燕陷害许皇后的史实。赵飞燕陷害许皇后的说法,要么来自于数百年后的别的学者所作的文史典籍,要么来自于文人笔记和稗官野史。那么问题来,到底赵飞燕有没有陷害许皇后?她是通过什么办法做到的呢?笔者经过仔细的对比考察后发现,这种以讹传讹的事情完全是个历史大谎言。陷害许皇后的幕后主使是汉成帝刘骜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并没有直接赵飞燕姐妹直接参与的证据。她在后世的史书上被认为是陷害许皇后的元凶,只是代人受过罢了。

从史料上看,赵飞燕的身世非常的传奇。赵飞燕出生在长安普通人家,因为父母不想要她,三次被抛弃都没有死亡,最后父母勉强收回养活了下来。长大以后,赵飞燕被送到阳阿公主府上当歌女,同时被送去的还有她的妹妹赵合德。她苦学歌舞技艺,很快在歌女的群体中脱颖而出,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而得名“飞燕”。后来汉成帝刘骜微服出行,在阳阿公主府邸上休息。阳阿公主派出自家豢养的歌女助兴,刘骜一眼就看中了赵飞燕,然后将其带回宫中。此后刘骜长期沉迷于赵飞燕的美色,又把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纳入宫中。

赵家姐妹入宫后,刘骜把以前的所有嫔妃都冷落了,专宠姐妹两人。失宠的嫔妃对刘骜都心生不满,包括许皇后、班婕妤、卫婕妤等曾经受宠的女人们。其中许皇后是正宫皇后,失宠后便和姐姐平安刚侯夫人许谒商量如何宫斗。正好在这段时间后宫的王美人有了身孕,而汉成帝刘骜登基以来的所有孩子都夭折了,出现了皇太子难产的情况。于是许皇后怕王美人生下皇子威胁到她的地位,所以许谒便给她出了个馊主意。在许谒的安排下,会诅咒的巫师被带入宫中,诅咒王美人和掌握朝廷大权的大将军王凤。

这个事情不知道怎么被赵飞燕姐妹知道了,于是被捅到了汉成帝刘骜面前。皇太后王政君知道后大怒,将所有涉案人员投入大牢拷问。结果平安刚侯夫人许谒被处死,许皇后被废除皇后尊号,退居昭台宫。许家在朝廷的子弟和官员都被免职,然后被遣散回了封邑山阳。于是自汉宣帝刘病已以来崛起的四大贵族之一的许家就此没落,再也不复往日的风光。而赵飞燕也因此更加受到汉成帝刘骜的宠爱,不久之后被封为皇后,替代了许皇后的地位。此案之后王家在朝廷最大的威胁被剪除,王政君和王凤兄妹在朝廷的权势更加霸道。

在历史圈子中,上述的说法一直是主流,赵飞燕成为了陷害许皇后的罪魁祸首。可是仔细的分析这种说法的过程,可以发现其中疑点颇多。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事,赵飞燕陷害许皇后的说法在汉朝正式史料中找不到,反而是后世史书和民间稗官野史中长期存在。根据汉朝史料,赵飞燕虽然名声不佳,但还是保持了皇后最基础的威仪,并没有大肆抹黑,这与后世的妖妃形象截然不同。而关于赵飞燕的史料,除了正经的《汉书》以外,更多的是来自于《赵飞燕外传》、《列女传》等稗官野史,或者是《资治通鉴》等后世史书。

仔细分析这些记载赵飞燕的史书,可以发现里面漏洞极多。《赵飞燕外传》是史学界研究赵飞燕故事的重要文献,可是这个文献并非正规的史料,而是一部文人笔记小说。这部小说的成书年代已经不可考,虽然书上写的是汉朝伶玄所著,却没有伶玄更多的人物信息。这部书的版本收藏在清朝的四库全书中,但文章的写作方式和语言却不是汉朝的样式。因此这部书被人认为是后世假托所作,并非与赵飞燕同时代的汉朝人所写。而且小说之中矛盾重重,尤其是提到“祸水灭火”的逻辑,与西汉完全不符,因为西汉是土德,而非火德。

也有人以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作为赵飞燕祸国的证据,但引用的材料却大错特错了。首先,现在看到《列女传》中的关于赵飞燕的篇章并非汉朝刘向所作,而是后世文人增加的。刘向做《列女传》劝谏好色的汉成帝刘骜,这是历史上公认的。但是刘向只做了七卷,而关于赵飞燕的部分在第八卷。本书从第八卷开始,后面的都是后人续写,并非刘向所作。并且这个续篇中也没有提到许皇后的事,所以不能作为赵飞燕陷害许皇后的证据。因此这两部打着西汉名义的稗官野史著作中都没有关于许皇后的情节,无法提供合理的证据。

在正史中明确提到赵飞燕和许皇后关系的,是宋朝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司马光所处的时代距离汉成帝刘骜时期有着上千年的差距,他是从哪里知道这些宫闱秘闻的呢?很多历史学者都分析过,司马光在采集这方面的史料时都是良莠不齐的。不仅仅采纳了现存的官方史料,也把很多民间的稗官野史也纳入了进去。如此一来,《资治通鉴》中的内容就出现了偏差,夹带私货的地方不少,所以也是很多人诟病这部史料的原因。关于赵飞燕的事,司马光并没有提供第一手的史料,这种想当然的做法,显然是不符合治学的原则的。

除了史料上的问题外,在分析当时的历史环境,也难以确定赵飞燕陷害许皇后的事。赵飞燕只是民女出生,以歌女身份进宫,她在宫里并没有什么耳目,也没有什么权贵后台。与赵飞燕相比,不论是许皇后,还是班婕妤,都是有着家族背景的。许皇后作为许家在朝廷的代言人,又是后宫的二把手,对宫中情况掌握得非常全面,怎么可能把诅咒这么大的事泄漏给赵飞燕。赵飞燕一个刚刚进宫的人,靠着什么情报网,才能知道皇后的所作所为?可以说从行为能力上看,赵飞燕不具备这个能力,也不具备这个权势。

另外,在案件的细节中,许皇后姐妹诅咒的是王美人和大将军王凤,这跟赵飞燕有什么关系?最奇怪的是,史料中提到了王美人,但是在汉成帝刘骜的嫔妃名单中却没有这么一位。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说刘骜对这位王美人并不在意,临幸结束后就放在脑后了。如果她是王家的人,皇太后王政君如何不扶持?就算不能是婕妤,至少也可以封个昭仪。而且关于王美人怀孕和产子的信息,在历史上也没有明确的记载。也就是说,就算许皇后真的搞了诅咒,那针对的也是王家的人,赵飞燕为什么会去给王家出头呢?

最为奇怪的事,案件被皇太后王政君亲自下令处置。许皇后被废,许家的人被赶出朝廷,这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与此案毫无关联的班婕妤却被调离了汉成帝刘骜身边,被调到王政君所在长信宫。此时与班婕妤有啥关系,怎么会扯到她身上?如果得宠的是赵飞燕,她有必要去告两个不得宠的人么?告许皇后还可以说她觊觎皇后之位,告班婕妤又有什么好处?因此史料中的种种矛盾难以自圆其说,对于各种史料中提到的关于赵飞燕姐妹和许皇后的事,大概率是为了掩盖历史真相而编出来的,并非当时的官方第一手史料。

但是从这些史料的细节中可以看出,最终的结果是以皇太后王政君为首的王家大获全胜,拔掉了后宫最大的威胁许皇后,达成了对汉成帝刘骜的全面控制。以既得利益至上的原则来看,王家很难摆脱他们在此案中幕后黑手的嫌疑。首先从信息来源看,能够发现许皇后姐妹一举一动的,并且对所有过程进行监视的,在后宫中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皇太后王政君。除了她,没有人能够派人监视当朝皇后。别说一个刚进宫的赵飞燕,就算是在宫里待了十来年的班婕妤、卫婕妤都是做不到的,而王政君正好是最后获得最大利益的人。

其次,王家和许家不和由来已久,这个从王凤替代许皇后的父亲许嘉执掌朝政之时便开始了。王家早就视许皇后为肉中刺和眼中钉,组织过多次对许皇后的政治攻讦,引诱汉成帝刘骜废后。比如王政君就曾经拿许皇后无子说事,并且将其对应给“月食”,借此理由说是许皇后的过失。当时朝廷都说是执政的大将军王凤的过失,而王家则拉拢了前宗正卿刘向,把矛头对准了许皇后。可以说在扳倒许皇后的事情上,王家和宗室沆瀣一气,早就欲除之而后快了。所以在最后废后的事情上,王家很可能早就处心积虑,并非因赵飞燕而起。

从赵飞燕身上来看,她可能只是这次废后的棋子,而非幕后主谋。赵飞燕是从阳阿公主的府上进宫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与宗室的关联更强一些。阳阿公主的身份在历史上还存在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她是汉宣帝刘病已的女儿,汉元帝刘奭的妹妹。从王家和宗室联合推倒许皇后的历史背景看,赵飞燕进宫未必与王家没有关系。实际上王家早就想要推个美人进宫,替代汉成帝刘骜身边的人,但一直没有合适的。王凤曾经推出一个张美人,结果因为二婚历史曝光而被刘骜排斥。因此王家一直觉得皇帝身边没有自己的人,没法控制皇帝行为。

从历史文献来看,这才是王政君最为担心的事情。因为皇帝身边的许皇后、班婕妤等人都与王家不和,一旦她去世,王家衰落几乎是必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政君和王凤渐渐老去,他们需要为王家控制朝廷建立一个好的基础。面对这种情况,将许皇后及其势力除去是当务之急,但在皇帝身边安插人手却是长远的打算。在王家和宗室联合推倒许家的大背景下,王政君推动赵飞燕替代许皇后和班婕妤,稳固王家在后宫的权势,这是一种常规操作。如果能借机把许皇后推倒,王家的权势更大,未来也有更多的政治利益。

因此从各方面的角度来看,皇太后王政君最有可能是背后推动陷害许皇后的幕后黑手,而赵飞燕只是她达成这个政治斗争的棋子而已。不论赵飞燕是否真的有告密行为,但她的信息源只能是来自于王政君。如果没有王政君的配合,以刚刚进宫受宠的赵飞燕,不可能除掉许皇后。而事发后王家的激烈反应似乎就是在印证这个推论,他们过于激动的动作,借机排除异己的操作,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可以说王政君对这样的阴谋已经处心积虑很久了,她需要一个理由除掉许皇后,而这个理由是汉成帝刘骜能够接受的。

许皇后被废后,王家很快推动了重新选后。经过一番内部争斗后,赵飞燕成功上位,成为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位皇后。但因为汉成帝刘骜过于沉迷于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国家大权进一步旁落,西汉也进入了灭亡的倒计时。从这些史料来看,王政君及其家族的贪婪,一步步的将西汉推入了灭亡的轨道。王家也因此在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贵族,为了后来的王莽篡位奠定了基础。等到王政君的侄子王莽接班后,篡位就成为了王家唯一的选择。以中国历史的案例,王家这样独霸朝政庞然大物,如果不篡位,就只有覆灭一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