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54年,准格尔发生内乱,乾隆上朝问群臣:“谁敢出战?”众人面面相觑,无人

时光浅吟离殇 2025-09-23 01:50:16

公元1754年,准格尔发生内乱,乾隆上朝问群臣:“谁敢出战?”众人面面相觑,无人敢应,突然一人出列:“臣愿领军前往。” 傅恒生在康熙五十九年,满洲镶黄旗富察氏,家里祖上米思翰当过户部尚书,父亲李荣保管察哈尔那边。他小时候丢了爹,母亲拉扯大,家教严,从小就抓文武两手。乾隆元年,十八岁进宫当蓝翎侍卫,护着皇帝出门,骑射功夫扎实,很快就升头等侍卫。乾隆十四年,二十四岁进军机处,批文件、管机要,干得细致,乾隆看重他。次年户部尚书,管全国钱粮,巡仓查税,掂量米袋子时总得算准斤两,避免多花一文。 二十六岁拜保和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赐一等忠勇公。乾隆十八年管内务府,宫里开销他管得铁板一块,账册翻得飞起。傅恒为人稳,不爱出风头,军机房里熬夜圈奏折,茶盏边上总搁着,蒸汽一冒继续干。边疆事儿多,他早摸透军略,地图上手指一划,就知道山川怎么走。乾隆十九年准噶尔乱起来,他这积累正好派上用场。雍正朝打准噶尔败过,丢了好几万人,粮道还被截,那败仗让朝廷心有余悸。达瓦齐这回篡了噶尔丹策零的位子,部落分裂,乾隆想趁机灭了这个老对手,稳西北。 朝堂上乾隆问谁敢出兵,大臣们想起了旧事儿,全推脱。有人说议和稳妥,有人说地广难打,怕重蹈覆辙。傅恒看准时机,自荐领军。他知道不去不行,大清威风不能丢。乾隆封他定边将军,准他调兵调粮。傅恒不傻,先把粮草运前线,军分两路,绕戈壁前后夹击,避免上次粮断的毛病。出发前,他跟乾隆汇报部署,皇帝全力支持。这仗不光是打准噶尔,还关乎大清在周边的影响力。 大军一出,傅恒带万余铁骑,直奔伊犁。准噶尔人马散乱,达瓦齐集了五千兵守山坳,清军两路合拢,火枪箭雨齐上,敌阵很快就散了。傅恒指挥稳,亲率中军冲,剑砍敌首,血溅袍子。推进到伊犁城下,守兵箭射得密,他下令筑垒,士兵扛沙包堆箭垛,汗泥一身。城门一开,骑兵就涌进去,喊杀震天,达瓦齐被抓,双手绑跪。半年工夫,准噶尔平了,傅恒快马报捷,说克了伊犁,叛首拿下。 乾隆接报乐坏了,赏金银散百官。傅恒班师回朝,百姓夹道欢迎。他进宫谢恩,乾隆问封什么,他说别多封,画张像挂紫光阁,励后人。乾隆准了,画像上他袍子飘,眼睛望西。傅恒这功劳大,但低调,身上本有一等功,再加怕惹眼红。历代功高震主的多,他懂分寸。这仗后,大清西北稳了,乾隆自夸十全武功,这算头两全。 傅恒没停歇,继续辅政。乾隆二十年,他任平定准噶尔方略正总裁,编书记战事,十五年才完,详尽本末。还写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帮朝廷理边务。后来金川乱,他又出兵,扫平两江。乾隆三十年缅甸事儿,他带一万三千兵,分三路打,缅军败退,他驻虎踞关。乾隆三十五年七月,傅恒病逝,享年五十。乾隆痛心,赐祭配太庙,儿子福康安接班。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时光浅吟离殇

时光浅吟离殇

时光浅吟离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