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波兰对中国根本不重要!就在今天中欧班列南线正式运营,已跑了8趟,途经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耳其等国,运输了1200多个集装箱的汽车零件和光伏板等货物。虽然运输时间比波兰线慢了5天,但南线的准时率达到了100%!而波兰线的准时率只有73.4%。 先说说波兰线曾经那点“风光”,以前中欧班列进欧洲,大多得靠波兰的马拉舍维奇枢纽换装,毕竟那会儿没别的好选择,它倒也借着这身份耍起了派头。 就说2023年冬天,波兰一句“边境安全需要”,直接把和白俄罗斯接壤的口岸关了,一下堵了300多列中欧班列,车上拉的有德国宝马工厂急等着装的变速箱,有西班牙太阳能电站要用的光伏组件,还有意大利服装厂赶圣诞季的面料。 就因为这一堵,不少企业光违约金就赔了好几百万,有家重庆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就因为零件没按时到,欧洲的组装线停了整整3天,损失直接超千万。 可波兰倒好,俄白军演都结束好几天了,还死咬着“没安全感”不松口,硬是把口岸关了半个月,这操作哪儿是搞物流,分明是拿企业的钱当儿戏。 再看南线这边,从哈萨克斯坦的多斯特克口岸开始,每一步都透着“提前踩好点”的默契,集装箱到了多斯特克,宽轨换准轨的速度快得很,平均8小时就能搞定,不像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光换装就得等上24小时,有时候还得排队抢泊位。 换完装的集装箱运到阿塞拜疆的巴库港,里海的轮渡早就等着了,不用像有些线路那样,集装箱到了港口还得等好几天才能上船。 更绝的是土耳其,集装箱还在里海飘着的时候,土耳其海关就把清关文件审完了,等船一靠岸,直接就能转上巴库—第比利斯—卡尔斯铁路,这条刚升级完的铁路也不含糊,运力一下飙到每年500万吨,比升级前翻了5倍,以前一年顶多运100万吨的货,现在随便跑就能满负荷,这效率放在波兰线想都不敢想。 就说那家之前被波兰线坑过的重庆汽车零部件厂商,后来试着走了一趟南线,虽然整体运输时间比波兰线慢了5天,但每一步都准时,没出一点岔子。 算下来,走南线单箱运输成本比波兰线低了12%,更重要的是,再也不用担惊受怕违约金,现在他们80%的货都改走南线了,波兰线直接被扔进了备选名单。 波兰线的问题还不止准时率低,还总搞些“附加条件”,有家光伏企业2023年走波兰线,被要求额外交“安全管理费”,每箱200欧元,不然就不给安排换装,说白了就是变相加钱。 可南线的国家从来没这一套,哈萨克斯坦的换装费明码标价,阿塞拜疆的轮渡费没一点隐性成本,土耳其的清关还免了不少手续费,算下来,走南线比波兰线光杂费就能省出一大笔。 更别提波兰的地缘政治风险,动不动就拿物流当筹码,2024年上半年就关了三次口岸,每次都没个准信,而南线途经的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耳其,合作起来就稳当多了,没出过一次临时掉链子的事,就连里海偶尔刮大风延误轮渡,阿塞拜疆都会提前三天通知,让企业有时间调整计划。 再看中欧班列的整体布局,以前波兰线占比高,纯粹是“矮子里拔将军”,现在南线一上来,格局就变了。 2020年的时候,波兰线还占中欧班列总开行量的65%,到2024年上半年,直接跌到了32%,而南线虽然才占8%,但环比增长了150%,照这速度,明年南线占比就能超过15%。 就连中外运、中远海运这些物流巨头,也开始把资源往南线倾斜,中外运2024年上半年南线业务量占比达到30%,客户投诉率从去年的40%降到了5%以下,反观波兰线业务,他们只保留了基本团队,因为客户都在往南线跑。 还有土耳其的卡尔斯枢纽,简直是个“物流智能大脑”,集装箱到了之后,能直接分拨到欧洲各地,到法国里昂走铁路只要4天,到荷兰鹿特丹也才5天,虽然比波兰线到这些地方多1天,但加上波兰线的延误,实际反而更快。 而且卡尔斯枢纽还打通了铁路和公路的衔接,要是客户着急要货,还能转公路直达,灵活性比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强多了,马拉舍维奇除了铁路换装,几乎没别的配套,货物到了之后还得自己找卡车,耽误时间不说,费用还高。 现在再看波兰,手里握着曾经的“枢纽牌”,却没想着提升效率,反而总想着靠地位要价,就像个守着老作坊不肯升级的老板,看着别人的现代化工厂越做越大,自己的生意却越来越差。 反观南线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升级口岸设备,阿塞拜疆加开里海轮渡,土耳其优化清关系统,每个国家都在补短板、搭配合,这种齐心协力的劲儿,比波兰单打独斗强太多。
波兰不听话,美国开始有点急了。波兰那边突然发了个公告,说跟白俄罗斯挨着的所有口
【13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