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要妥协了 牺牲普京就能拯救俄罗斯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表示,俄罗斯愿意为有条件的妥协而斗争,并渴望寻求能够满足所有人的安全保障。 但只要看看俄罗斯这阵子的实际动作,就知道这所谓的 “妥协” 里藏着多少心眼 —— 这根本不是退让,而是裹着外交糖衣的施压武器,比直接叫板还厉害。 先看看拉夫罗夫说这话时,俄罗斯正在干啥。9 月中旬,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刚结束 “西方 - 2025” 联合军演,苏 - 34 战斗轰炸机实弹轰炸、图 - 22M3 远程轰炸机巡航巴伦支海,连核动力导弹潜艇都出动发射导弹。 最耐人寻味的是,白俄罗斯国防部长直接挑明,演习专门练了核武器和 “榛树” 导弹的使用计划。这边喊着 “妥协”,那边核武器操练得热火朝天,这哪像是要认输的样子? 再看战场底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今年 3 月就披露,俄罗斯每月能生产 25 万发火炮炮弹,差不多是美欧援乌炮弹总量的三倍。现在前线俄军每天发射的炮弹数量,更是乌克兰的五倍之多。 为了维持产能,俄罗斯军工部门已经扩编到 350 万人,比战前足足多了一百多万。这种军工马力全开的架势,怎么看都不像是准备停火的样子。 所谓的 “妥协”,更像是俄罗斯精心设计的外交话术。拉夫罗夫这话里藏着个关键前提 ——“有条件的”。啥条件?看看他同一天的另一个表态就明白了:9 月初拉夫罗夫专门强调 “必须全面承认二战结果”,敦促日本正视战争责任。 这话看似针对日本,实则是敲山震虎给西方听。俄罗斯要的安全保障,是基于国际法框架的根本性承诺,尤其是不能再搞北约东扩那一套。这哪是妥协,分明是把谈判桌搬到了自己占优势的战场上。 更妙的是俄罗斯这手 “以拖待变” 的功夫。欧盟那边虽然喊着要搞第 19 轮对俄制裁,冯德莱恩还说要加快淘汰俄化石燃料,但实际行动却暴露了心虚。8 月刚给乌克兰打了 40.5 亿欧元援助,转头就发现自己的能源储备快见底了。 俄罗斯这边早就把能源出口转向了亚洲,通过 “西伯利亚力量” 天然气管道稳赚东方市场,欧盟越是制裁,自己的能源账单越难看。这种时候俄罗斯放出 “妥协” 风声,简直是精准拿捏了欧洲的焦虑症。 今年 3 月的民调显示,82% 的俄罗斯人信任普京,83% 认可他的工作。这种支持率放在任何国家都是绝对优势,所谓 “牺牲普京换和平” 的说法,根本没摸到俄罗斯政治的门。 相反,俄罗斯正借着这场危机强化内部凝聚力,军工产业的扩张还创造了大量就业,经济上的 “战争适应性” 反而比预期强得多。 最狠的是俄罗斯织的新朋友圈,6 月 G20 峰会上,普京和中国、印度领导人搞了 “大欧亚三角” 会谈,这三个国家加起来占全球 40% 的人口和 20% 的 GDP。 他们在金砖国家框架下搞的 “南北交通走廊”、北极航线等项目,正在绕开西方主导的贸易体系。有了这层底气,俄罗斯根本不用看西方脸色,所谓 “妥协” 不过是给愿意谈的人留个口子,不愿意谈的继续耗着也不怕。 说到底,俄罗斯这波操作跟中国用稀土拿捏 G7 异曲同工。表面上放软话,实际上手里的硬牌越攥越紧:军事上炮弹管够,能源上卡着欧洲脖子,外交上建起非西方联盟,国内支持率稳如泰山。拉夫罗夫的 “妥协” 言论,更像是给西方递了个选择题:要么坐下来谈俄罗斯的安全诉求,要么继续耗下去看谁先撑不住。 那些幻想 “牺牲普京换和平” 的人怕是要失望了,现在的俄罗斯早就不是十年前那个对西方抱有幻想的国家,他们用 “妥协” 的话术包装着坚定的战略目标,就像猎人收网前故意露出个口子,等着猎物自己钻进来。 西方要是真把这当成软弱,怕是要在谈判桌上输得更惨 —— 毕竟在能源和军事自主这两张王牌面前,所谓的 “价值观同盟” 照样得给现实让路。
俄罗斯要妥协了 牺牲普京就能拯救俄罗斯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表示,俄罗斯愿意
非常盘点中
2025-09-22 18:27:12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