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接受了日本勋章,中国以后不会再待见他了。从此,任何重大活动,也别指望再有他的位置! 2004年8月12日,李显龙接棒吴作栋,当上总理。他主政20年,新加坡经济起飞,从金融危机中爬出来,强化金融中心地位。 数字化转型是他推的重点,签署法案让岛国跟上时代。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合作的标志项目,他多次访华,推动经贸。 卸任前,2024年5月15日把权杖交给黄循财,转任国务资政,继续在内阁会议翻报告,管区域事务。 2025年8月21到27日访日,李显龙先去大阪关西世博会新加坡国家日活动,祝愿世博成功。24日出席活动,25日直奔东京首相官邸,和日本首相石破茂会晤。 石破茂代表天皇授予他旭日大绶章,这是日本1875年设的最高荣誉勋章,表彰对日贡献。仪式上,李显龙说这代表几十年两国努力,感谢日本支持。 石破茂夸他稳定日新关系,推动经贸科技合作。表面看,一切外交常规操作,新加坡小国总得在大国间找平衡。 可这枚勋章,图案是太阳光芒放射,红白绶带配色,跟日本旧军旗一模一样。二战时,这玩意挂在侵华日军军官胸前,见证南京大屠杀等惨案,华人骨子里刻着血泪。 新加坡在1942年沦陷,日军搞“肃清华人”行动,数万华裔遇害,街头血迹斑斑,幸存者拖伤腿逃命。 受害国后人领加害国勋章?李显龙客家闽南血统,本来中国人对他有亲近感,过去访华合影故宫外滩,象征友好。现在这举动,像往伤口撒盐。 8月25日正好是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9月3日大阅兵前一周。网友指他忽略华人情感,“低头哈腰忘本”。 新加坡官方回应,这维护外交平衡,小国需多方交往。石破茂说李显龙贡献大,仪式正常,但被民间声音盖过。 不过,中新两国之间的联系,远比表面上的风波更为深厚。在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的奠基就为双方合作写下了最具象征意义的一笔。 那一年,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出席了园区的开工仪式。 彼时的苏州东部还是一片鱼塘稻田,三十年过去,这里已成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产业的聚集地,累计吸引超过5000家中外企业入驻,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 2025年的今天,园区依然是中新合作的标志性项目,见证着双方在风雨中走过的历程。 但是缺席阅兵,让不少中国民众心生疑虑:作为亚洲的重要国家,新加坡为何在这样一个关乎民族记忆的场合保持沉默? 当时新加坡政府的考量与其地缘政治位置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多元族群国家,新加坡既有深厚的华人文化底蕴,又需要在东盟框架下保持与马来西亚、印尼等邻国的平衡。 时任新加坡外交部长尚穆根在一次采访中解释道:“我们尊重每一个国家纪念历史的方式,但新加坡必须考虑到自身独特的国情与外交立场。” 这番解释在当时并未完全平息舆论,反而让人们更加意识到——在涉及历史情感的重大问题上,华裔领袖所承担的压力与责任更为特殊。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回忆录中曾写道:“我们既不能忘记自己的文化根源,又必须在国家利益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 这种两难,直到今天仍在不同场合反复出现。
为什么现在的小孩这么恨日本?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