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对中国城市申办2036年奥运会抱有期待,也是有原因的。 回看历史,2008 年北京奥运会堪称奥运史上的一座丰碑。那开幕式,从 29 个脚印烟花从永定门一路绽放到鸟巢,到李宁吊着威亚绕场一周点燃主火炬,每一个瞬间都震撼世界;赛场内,刘翔跨栏时全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郭晶晶跳水时那近乎完美的入水,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 北京奥运会将办赛标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让国际奥委会见识到了中国强大的办赛能力和组织水平。 此后,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铁网络遍布全国,5G 技术领先世界,空间站在太空稳稳运行。 在国际奥委会眼中,中国这些城市完全有实力再举办一场精彩绝伦的奥运会,既能让奥运会继续保持高水准,又能带动奥运会相关产业的发展,给国际奥委会带来丰厚的收益。 然而,现实却给了国际奥委会沉重一击。 先看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其综合实力毋庸置疑。今年 5 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到访上海时,对上海体育事业的发展赞赏有加,还表示期待与上海合作,相信上海会成为一座 “奥林匹克体育” 的城市。 但即便如此,上海依然没有申办 2036 年奥运会的计划。从上海自身角度来看,它已经举办过众多国际顶级赛事,像 F1 中国大奖赛、ATP1000 上海大师赛等,国际影响力已然足够,无需再通过举办奥运会来提升知名度。 而且举办奥运会需要巨大的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场馆建设与维护等。上海若举办奥运会,保守估计投资将达 2000 亿左右,这些资金若投入到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对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将更为直接和明显,民众对此也更为关注和期待。 再看成都,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刚刚在 2025 年成功举办了世界运动会。按理说,举办世界运动会的经验,能让成都在申办奥运会上更具优势。 但成都也没有申办 2036 年奥运会的打算。举办大型赛事需要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尽管成都在赛事组织、城市接待能力等方面表现出色,但奥运会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远超世界运动会,所需的资金投入、资源调配等都是巨大挑战。 在当前的城市发展规划中,成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升级等,有限的资源需要合理分配到这些关乎城市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 还有广州,作为中国重要的商业城市和体育强市,曾成功举办过亚运会。广州拥有众多大型体育场馆,具备一定的办赛基础。 但在 2036 年奥运会申办上,广州同样选择了沉默。如今的广州,正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区域协同发展、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面临诸多任务。 举办奥运会虽然能带来一定的短期效应,但从长期来看,与广州现阶段的核心发展战略重点并非完全契合,所以广州也没有将申办奥运会提上日程。 从国际大环境看,奥运会的吸引力也在逐渐下降。东京奥运会亏损约 210 亿美元,雅典奥运会亏损 80 亿美元,蒙特利尔市更是用了 30 年才偿还完 “奥运债”。 这些前车之鉴让许多国家和城市在申办奥运会时变得格外谨慎。在全球经济普遍不太景气的当下,举办奥运会巨大的经济负担让不少城市望而却步。 而且,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不再单纯追求赛事带来的国际影响力,而是更加注重实际效益和对民众生活的改善。 国际奥委会对上海、成都、广州未申办 2036 年奥运会感到失望,是其基于自身利益和过往经验的一种反应。 但中国这三座城市根据自身发展阶段、资源配置需求以及民众意愿,做出不申办的决定,也是十分理性且符合实际的。
国际奥委会估计现在已经哭晕在厕所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
【94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