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女童离奇脱发,竟是有人往奶粉里掺了“隐形毒药”!你绝对想不到,凶手竟是朝夕相

马俊哲律师 2025-09-22 10:47:38

三岁女童离奇脱发,竟是有人往奶粉里掺了“隐形毒药”!你绝对想不到,凶手竟是朝夕相处的家人!

事情发生在去年 4 月份,3 岁的小云出现了一系列奇怪症状,突然眼神呆滞,走路像踩棉花,头发还大把大把地脱落。心急如焚的家长赶紧将她送到医院。经过辗转,最终在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检查结果令人震惊,小云被确诊为急性铊中毒,血液和尿液中的铊含量严重超标。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铊中毒,我给大家科普一下,铊可是一种剧毒物质,比砒霜还毒,成年人的致死量仅需 10 到 15 毫克,就那么一粒米大小的铊金属,就能夺走一条人命。​ 那小云是怎么接触到铊这种剧毒物质的呢?医生说,在生活中,我们确实有可能接触到铊。比如误食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像矿区附近的荠菜、蕨菜等野菜,就容易富集铊,还有被工业废水污染的井水、河水也可能含有铊。另外,在毫无防护的工业环境中接触含铊蒸汽,也可能中招。而且铊这东西无色无味,很容易混进食物里,中毒初期症状就跟肠胃炎差不多,很容易被误诊。但小云的情况却属于最恶劣的一种,人为投毒!警方经过调查,确定了这是一起人为投毒案件,然而,究竟是谁如此丧心病狂,对一个 3 岁的孩子下此毒手,细节至今尚未公布。好在发现得早,经过专业的解毒治疗,大概一个月后,小云痊愈出院了,不然可能会留下不可逆的神经损伤,甚至死亡。

从法律角度看,这案子涉嫌“投放危险物质罪”,也就是原来的投毒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具体怎么定罪,得看犯罪人的意图。要是投毒是针对小云个人的,那可能就构成故意杀人罪;要是投毒危及公共安全,比如投到公共水源里,那就定性为投放危险物质罪。量刑上,这类案件非常严重。就像之前湘潭大学研究生投毒案,把室友给毒死了,被告人被判处死刑。因为投毒的人主观恶意深,手段残忍,司法实践中一般都是从严惩处。不过追责也有难点,铊中毒的证据很容易流失,因为毒物代谢快,物证也容易被销毁,所以得及时检测。

那我们该怎么防范和应对呢?要是有人突然脱发、肢体疼痛、有胃肠反应,又找不到原因,那就得赶紧要求做重金属筛查。另外,我们得呼吁国家对剧毒化学品实施全流程追踪管理,把非法流通的漏洞给堵上。保护孩子,不能只靠运气,得让每个家庭都学会识别中毒征兆。因为你的每一次警惕,都可能挽救一个天使。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马俊哲律师

马俊哲律师

分享法律知识、传播正能量、《律战行动》月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