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负责人张忠谋嘲讽:大陆虽坐拥100万亿,可连一块高端芯片都造不出来!美媒紧接着嘲讽:中国人才本就是为我们培养的,硅谷里有千千万万名北大清华学子在为我们效力! 张忠谋说大陆坐拥 100 万亿却造不出高端芯片,这话虽然刺耳,但看看现实确实让人无奈。高端芯片这东西就像精密的钟表,少了一个零件都转不起来,而最关键的 “零件” 光刻机,咱们就是拿不到。全球能造最先进光刻机的只有荷兰的 ASML 公司,可这家公司被美国压着,连稍微好点的设备都不让卖给大陆。以前还能买到一些不太先进的 DUV 光刻机,现在美国又加码限制,连 1970i 和 1980i 这些型号都不让卖了,没有好设备,就像做饭没有好灶台,再厉害的厨师也做不出大餐。 ASML 的光刻机可不是荷兰一家能造出来的,它背后是一个横跨德国、比利时、法国等多个国家数百家供应商的庞大网络,就像一个复杂的拼图,少了哪一块都不行。即便荷兰想卖,美国也在旁边盯着,2024 年底拜登政府又出台了新的制裁措施,专门针对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的制造设备,136 家中国实体被列入管制清单。这就导致 ASML 虽然 2025 年上半年对华销售额占比快到 50%,但卖的都是些不那么先进的 DUV 设备,真正能造 7 纳米以下芯片的 EUV 光刻机,咱们一台都拿不到。 就算有了设备,制造过程也没那么简单。中芯国际现在能稳定量产 14 纳米芯片,良率能达到 95%,但要往 7 纳米走就难了。摩根士丹利的报告说,中芯国际的 7 纳米良率只有 30%,而且因为没有 EUV 光刻机,估计要到 2027 年才能把良率提到 70%。而台积电的 3 纳米芯片早就大规模量产了,先进制程的营收占比超过 70%,这差距就像人家已经在跑马拉松,咱们还在调整跑鞋带子。 芯片制造不只是光刻机要跟上,设计环节也卡脖子。现在做芯片设计离不开 EDA 软件,这东西被称为 “芯片之母”,但全球 74% 的市场份额被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 EDA 这三家美国公司垄断着。在中国市场更夸张,这三家占了超过 80% 的份额,咱们自己的 EDA 软件市场占有率只有 11.5% 左右。这就好比要做一道复杂的菜,结果菜谱被别人攥着,就算有食材也不知道怎么下锅。新思科技一家 2024 年的营收就有 61 亿美元,是咱们国内头部 EDA 公司的几十倍,这种差距不是靠砸钱就能马上追上的。 美媒说硅谷有千千万万北大清华学子为他们效力,这话虽然不好听,但也不是完全没根据。保守估计,光是清华在旧金山湾区的校友就超过一万人,北京大学北加州校友会联系的校友也有四千多人。这些人里不少在谷歌、Facebook 这些大公司当技术总监、工程副总裁,像 TEEC AngelFund 这样的投资机构,创始成员全是清华毕业生,投的一百多个项目里不少都成了硅谷的明星企业。这就像自己辛辛苦苦种的果树,果子却被别人摘了,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有人说咱们钱多,2024 年半导体产业投了 6831 亿人民币,可这钱花起来才知道不容易。晶圆制造投了 2569 亿,占了近四成,可同比还是降了 35%。更麻烦的是,半导体材料和封装测试领域的投资降了一半还多,这就像盖房子只买了钢筋,却忘了买水泥和砖头,怎么可能盖得起来。虽然设备投资逆势涨了 1%,到 402 亿,但这点钱要跟全球巨头抢技术,就像用零花钱去跟土豪比阔气。 哈工大倒是在 2025 年搞出了 13.5 纳米的 EUV 光源技术,焦点功率 43 瓦,虽然只是 ASML 最新机型的六分之一,但也算迈出了一步。可这就像刚学会了做车轮,离造出完整的汽车还有十万八千里。上海微电子的 28 纳米 DUV 设备通过了中芯国际的验证,国产化率突破 70%,但 28 纳米和 7 纳米比起来,就像自行车和高铁的差距。南大光电的光刻胶通过了台积电认证,沪硅产业的 12 英寸大硅片良率到了 95%,这些进步都值得高兴,可离高端芯片的要求还差着一截。 高端芯片这东西,本来就是全球协作的产物。ASML 的 EUV 光刻机里有德国的光学部件,美国的控制系统,日本的材料,少了哪一国的技术都造不出来。咱们想自己搞一套,就像要在自家院子里种出全世界的庄稼,不光得有好种子,还得有合适的土壤、气候,缺一不可。现在美国把技术大门关得越来越紧,2020 年就开始封 10 纳米以下的技术,2022 年又瞄准了先进计算芯片,2023 年连英伟达给中国特供的芯片都不让卖了,这就像一层层剥洋葱,让咱们的高端芯片之路越来越难走。
“对中国封锁光刻机,最后活不下去的会是西方企业”——荷兰光刻机巨头的这句话,戳
【2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