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68年,“国歌之父”田汉被永久开除党籍,最终在监狱中去世,许多人认为他是冤枉死的。七年后,田汉的妻子才得知真相,没过一年,她也随他而去。 1979年的北京,有一场格外令人心酸的追悼会,台上放着的不是他的遗骨,而是一些旧物:眼镜、钢笔、私章、一部戏稿,还有一份《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 人们明白,这些已经成了他唯一的替身,台下的林维中老泪纵横,事实上,田汉早在十一年前就孤零零地走在狱中,死时连名字都被换掉,骨灰更是下落不明。 一个把一生都交给革命文艺的人,却落得这般结局,怎能不让人唏嘘。 若回望他的一生,最璀璨的高光停留在1935年,那年上映的电影《风云儿女》结尾,一曲《义勇军进行曲》惊艳了观众。 歌声一响,许多人当场红了眼眶,甚至自发高唱,散场后仍聚在影院门口久久不愿离去。 这首歌像火一样迅速传遍全国,成了民族抗战的战号,可在无数人被点燃的同时,词的作者田汉,却因这首歌词被国民党投入牢狱。 他在黑暗的牢房无从得知,这首歌已经成了亿万百姓心底的信念和呼声。 其实这份激情,也不是一夜写成的,早在十年前的上海,他就是左翼文艺新军里的骨干人物。 作家联盟成立那天,昏暗的屋子里挤满了鲁迅、郁达夫等人,他们谈的不是功名利禄,而是怎样通过文字与戏剧去唤醒麻木的灵魂。 从那时候起,田汉的舞台作品几乎都贴着社会最底层的人:工人、穷人、小人物。 他把舞台当作武器,而不是灯红酒绿的幻境。更难得的是,他为出身清寒却有才华的学生提供演出机会,让他们在台上找到力量和希望。 田汉的人生,从起步到成熟,都和文艺与革命紧紧绑在一起。 从抗战到解放,他的脚步不停,写戏、办刊、组织文艺工作,妻子安娥一直伴随左右。 林维中多年干扰不断,直至两人离婚,但静不下来的纠葛一直到战后才逐渐散去。 晚年时期,田汉与安娥算是重新走到一起。安娥中风失语后,他悉心陪伴,带着她跑遍各个演出场合,不愿让她独自一人。 那时,他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关汉卿》,可惜好景不长,外部风暴再次袭来。 1968年,田汉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病困囚室,孤寂死去,没有遗言,没有身份,名字被抹去。 七年后,妻子才知真相,悲恸不久也撒手人寰,直到1979年,他才得以平反昭雪。 追悼会上,林维中看着那几件旧物,泣不成声,或许她终于放下,或许这份伤痛一辈子也无法释怀。 田汉的一生,像跌宕曲折的话剧,他写出国歌,却死得无名无踪,一生奔走于革命文艺,却在政治的洪流中沉没。 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个风雨年代里无数文艺人的困境。 选择了文艺与革命,就意味着要付出代价,也正因如此,他们留下的作品才成了民族记忆的一部分。 那首歌声,直到今天仍然响彻在大地上。 【主要信源:(金台资讯——《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 中国政府网——几度沧桑 国歌的诞生及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微风]1968年,“国歌之父”田汉被永久开除党籍,最终在监狱中去世,许多人认为
芸霄记史
2025-09-21 14:43:35
0
阅读: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