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凭啥进薄命司?别被“优伶有福”骗了! 总有人说袭人命好:跟着宝玉时受重视

煜文谈娱 2025-09-21 06:43:41

袭人凭啥进薄命司?别被“优伶有福”骗了! 总有人说袭人命好:跟着宝玉时受重视,最后还嫁给蒋玉菡,比惨死的晴雯、早逝的黛玉强多了,凭啥进薄命司?但细扒原著细节才发现,这“好命”根本是层遮羞布! 先看她的结局伏笔——判词配画是“一捧鲜花一床破席”,“破席”俩字早暗示了结局的潦倒。再看蒋玉菡那首倒序酒令:“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明摆着后来要么蒋玉菡失踪或去世,要么俩人穷到连胭脂水粉都买不起,哪来的“夫唱妇随真和合”? 更关键的是蒋玉菡的身份!他可不是什么“被王爷追捧的艺术家”,而是忠顺王的男宠,古代戏子本就属下九流,和娼妓地位相当,还是吃青春饭的行当。袭人嫁给她,等于从奴籍直接跌进贱籍——忠顺王曾把蒋玉菡抓回去,他跑过一次,往后的日子只会更难。有人说北静王会护着?可权贵的“保护”从来不是白给的,蒋玉菡本就是他们的玩物,袭人嫁过去,说不定得跟着一起受权贵折辱,连正常夫妻生活都没有。 再看袭人的人生轨迹:从小被父母卖掉当丫鬟,在贾府小心翼翼伺候人,满心想“争荣夸耀”,最后却被贾府无赔偿“辞退”,无可奈何嫁给没什么感情的蒋玉菡。她对宝玉的真心成了“白费”,判词里“堪羡优伶有福”,更像站在宝玉视角的惋惜,而非真的夸她命好。脂评说作者“骂死宝玉,却是自悔”,或许是作者怜惜她,才给了个“桃红又是一年春”的补偿性描写,但这挡不住她实际的苦:前半生为奴,后半生可能跟着蒋玉菡穷困潦倒,甚至受权贵玩弄,连尊严都保不住。 要知道薄命司不是“惨死司”,李纨守寡半生、探春远嫁和亲都在列,袭人这种被剥削、被命运推着走,看似“善终”实则步步委屈的,怎么不算薄命?87版让她穿金戴银,实在是把曹公的“点到为止”改成了童话——毕竟曹公笔下的女儿,哪有真正的“好命”? 你们觉得袭人算薄命吗?是“破席”暗示的潦倒更真实,还是“桃红又是一年春”的补偿性描写更贴近曹公的怜惜?

0 阅读:0
煜文谈娱

煜文谈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