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波兰继续封锁中欧班列通道,那么,中国的海军导弹舰艇编队,可以在印度洋,地中海上,亚太海域,封锁波兰的一切商船! 这话听着提气,但真要落到实处,可远不是“派军舰堵船”这么简单,这里面的门道和讲究,比表面看着复杂多了。 波兰这次因为跟白俄罗斯的边境摩擦,直接把中欧班列的关键通道给卡了。要知道,中欧班列可是中国绕开对美贸易关税、分散制裁风险的重要通道。 这些年跑下来,光2023年就开行了超过1.7万列,九成以上的班列得从波兰的马拉舍维奇枢纽转关才能进入欧洲腹地。 这一封锁,直接导致上千列班列滞留在中波边境,车里装的电子产品、机械零件、日用百货堆得像小山,国内不少出口企业急得跳脚。 欧洲那边依赖这些货物的零售商也开始断货,运输成本眼看着就往上飙,有物流企业估算,短期内成本至少得涨15%,这哪儿是卡通道,简直是卡双方的钱袋子。 但中国没像传言说的那样直接动硬的,反而是先把外交牌打在了前面,外交部长王毅紧急飞赴华沙,跟波兰方面坐下来谈。 为啥这么做?其实不难想,中欧班列不是单给中国好处,波兰也靠这生意赚了不少,马拉舍维奇那个小地方,因为班列硬生生从冷清小镇变成了欧洲物流重镇,当地光靠仓储、转运就多了上万个工作,要是真把通道彻底堵死,波兰自己的经济也得受重创。 王毅部长去了之后,没跟波兰掰扯谁对谁错,先把“货物不能断”这个底线摆出来,波兰那边也不傻,知道真闹僵了自己没好处,很快就松了口。 承诺会保障班列优先通行,还专门开通了临时通道疏解滞留货物,短短几天,滞留在边境的班列就恢复了七成以上,这就是中国办事的思路——先把通道通了,再慢慢谈后续的事儿,没必要一上来就剑拔弩张。 有人可能会问,那要是波兰当时油盐不进,就是不松口,中国真会派军舰去封锁它的商船吗?从军事能力上来说,中国海军还真有这本事。 现在中国海军的远洋编队早就不是当年了,亚丁湾护航这么多年,印度洋、地中海这些海域都跑熟了,导弹驱逐舰、护卫舰组成的编队,不管是侦查还是封锁,技术上都没问题。 但真这么干,代价可就太大了。首先,波兰的商船大多挂着其他国家的船旗,很多还跟第三方公司有合作,真要封锁,很容易误伤其他国家的利益,到时候国际舆论上就说不清楚了; 其次,中国一直主张自由贸易,要是因为别人封了陆路通道,咱就去封人家海路,这不就跟那些搞贸易保护的国家一个样了?反而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而且,这次波兰封锁事件也给中国提了个醒,光靠一条陆路通道太冒险了。这些年中国一直在偷偷布局。 比如跟塞尔维亚合作,开辟了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上岸,经巴尔干半岛进入欧洲的新路线,还在加大北极航道的开发,去年北极航线的货运量都突破了3000万吨,就是为了避免将来再被人“卡脖子”。 毕竟,国际贸易讲究的是互利共赢,不是谁比谁拳头硬,真要到了动军舰的地步,那就是双输的局面。 说到底,中国不选择用封锁商船这种强硬手段,不是没能力,而是更懂权衡利弊。波兰虽然一时糊涂堵了通道,但咱清楚中欧班列对双方的重要性,先通过外交手段把问题解决,既保住了贸易通道,又没把关系闹僵,这才是高明的做法。
走在世界海军前列的超级驱逐舰057目前,我海军055大驱已是世
【19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