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遗方新用:一张疏肝利胆方化解千年结石困局,助千余患者重获胆囊健康 大家好,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9-20 17:39:10

华佗遗方新用:一张疏肝利胆方化解千年结石困局,助千余患者重获胆囊健康 大家好,我是临床诊疗近 30 年的陈主任。 在中医典籍中,胆结石及胆绞痛多属 “胁痛”“胆胀”“黄疸” 范畴,病机多与肝胆失疏、湿热蕴结相关,病程易反复,诊疗难度不小。而东汉华佗的医学思想中,有一组针对湿热壅胆、胆气不舒型胆结石的六味方剂,历经千年传承,至今已帮上千位胆结石患者缓解疼痛、改善病情,辨证精准时,疗效尤为显著。 多数胆结石患者发病前,常因饮食油腻、情志不畅、久坐少动等因素,导致肝胆疏泄失常,湿热内生积聚,胆汁排泄不畅凝结成石,进而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口苦、腹胀等症状,形成 “湿、热、瘀、滞” 交织的病理状态。这张经后世医家完善的六味排石调胆方,由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茵陈、枳壳组成,适配此型胆结石,对泥沙样结石、小结石(直径小于 1cm)及胆结石引发的慢性胆囊炎、胆汁淤积等问题,在促进结石排出、缓解炎症、改善胆囊功能上效果突出。 方中配伍尽显精妙:金钱草、海金沙为排石核心,前者清热利湿、通淋排石,能化解胆汁中湿热瘀滞,软化结石;后者清利湿热、通淋止痛,增强排石之力,同时缓解结石阻塞引发的疼痛;郁金行气解郁、活血止痛,可疏通肝胆气机,改善胆汁排泄通道,减少结石形成机会;鸡内金健胃消食、化石通淋,其独特成分能研磨结石,助力小块结石排出;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进一步清除肝胆湿热,避免湿热反复加重病情;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缓解胆结石伴随的腹胀、嗳气等不适,让气机通畅以助排石。 去年我接诊一位 52 岁胆结石患者,其右上腹反复隐痛半年,进食油腻后疼痛加剧,伴口苦、恶心、食欲不振,B 超检查显示胆囊内有多枚直径 0.5-0.8cm 结石,胆囊壁毛糙,辨证为湿热壅胆、气机阻滞。我以该古方为基础进行加减,加柴胡疏肝理气,加白芍柔肝止痛。调理 2 周后,患者右上腹疼痛明显减轻,口苦症状消失;1 个月后复查,B 超显示部分小结石已排出,胆囊壁毛糙程度改善;3 个月后再次复查,胆囊内仅余 1 枚细小结石,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完全缓解,日常饮食恢复正常,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此古方核心优势在于 “通、清、化、补” 兼顾,既清热利湿、行气排石,又兼顾护胆健脾,避免排石过程中损伤脾胃正气。但中医诊疗核心是辨证施治,临床需根据患者具体症候调整方剂:若疼痛剧烈、胆火偏盛,加栀子、黄芩清泻胆火;若结石偏大、瘀滞明显,加桃仁、川芎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若伴有脾胃虚弱、乏力倦怠,加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若你或亲友受胆结石困扰,且辨证符合湿热壅胆、胆气不舒型,可了解此古方,但务必谨记中医讲究一人一方,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结合结石大小、位置、胆囊功能及身体整体状况调整配伍与剂量,方能确保疗效与安全,让千年古方为胆囊健康保驾护航。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陈玉龙谈养护

陈玉龙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