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52岁的列宁与44岁的斯大林在莫斯科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为当时世界超级大国的绝对领袖,列宁看上去十分平易近人,完全没有架子,而后来桀骜不驯的斯大林,在列宁面前也显得颇为拘谨,像个晚辈。 聊起列宁,总觉得他是个高高在上的理论家。但实际上,他可能是历史上最“接地气”的领袖之一。十月革命成功后,他给自己定的工资是每月500卢布,跟当时技术工人的最高工资一个水平。 这事儿在今天听起来都有点不可思议。钱不够用,他就和妻子克鲁普斯卡娅一起省吃俭用,甚至连他妹妹都吐槽说,哥哥家的伙食太差了。 他不是在作秀。这种朴素,是从骨子里带出来的。早年在西伯利亚流放,那是什么地方?冰天雪地,与世隔绝。他就在那样的地方,愣是靠着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部大部头著作。他和克鲁普斯卡娅的爱情,也是在那种艰苦环境里开花结果的。没有花前月下,只有共同的理想和一本本厚厚的革命书籍。 列宁的脾气也很有意思,非常直接,甚至有点急躁。开会的时候,要是有人说些官僚主义的废话,他会毫不留情地打断,甚至在小纸条上写:“这家伙是个白痴和骗子。” 但他对普通民众,又充满了耐心。1918年,他去米海尔松工厂演讲,结束后被女刺客卡普兰连开三枪,身受重伤。子弹留在了他的身体里,不断折磨他的健康,这也是他后来健康急剧恶化的重要原因。但即便是这样,他心里想的,依然是革命的未来。他没有架子,因为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人民的一份子,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再看照片里那个拘谨的斯大林。他那时的心情,恐怕是全世界最复杂的。 斯大林是个苦孩子出身,凭着一股狠劲和对革命的忠诚,一步步走到了列宁身边。在列宁面前,他确实像个学生。他早期的很多文章,据说都经过列宁的亲自修改。在残酷的国内战争期间,斯大林以其强硬的手段和钢铁般的意志脱颖而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列宁欣赏他的果断和执行力,称他为“一个出色的格鲁吉亚人”。 然而,权力是最好的催化剂。当上总书记后,斯大林掌握了人事大权,他开始有意识地在各个关键岗位安插自己的人。当列宁因病退居二线时,斯大林成了连接列宁与外界的唯一枢纽。他以“关心领袖健康”为由,严格控制谁能见列宁,以及列宁能看到什么文件。 列宁慢慢察觉到了不对劲。他发现斯大林越来越粗暴,越来越容不下不同意见。最著名的一件事,是斯大林在电话里辱骂了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这彻底激怒了病中的列宁。他口授了一封信,要求斯大林要么道歉,要么断绝关系。 更重要的是,列宁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留下了著名的《致代表大会的信》,也就是“政治遗嘱”。在这份文件中,他尖锐地指出:“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 他甚至明确建议,要“把斯大林从这个位置上调开”。 可惜,这份遗嘱最终被束之高阁。历史没有如果。照片里那个拘谨的“晚辈”,最终还是走上了与导师截然不同的道路。 这张合影拍下不到两年,1924年1月,列宁就去世了,年仅54岁。关于他的死因,至今仍有争议。官方说是脑动脉血管硬化,但也有学者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提出,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枪伤后遗症,甚至家族遗传病,都可能是压垮他的原因。 而斯大林,则开启了他长达近三十年的统治。他以铁腕手段,在极短时间内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能与美国抗衡的工业和军事强国。但与此同时,他也发动了残酷的“大清洗”,无数优秀的将领和干部被冤杀。 有趣的是,这位让世界为之颤抖的“钢铁领袖”,最终却“害死”了他自己。他的生活习惯,可以说非常不健康。 他是个老烟枪,烟斗几乎从不离手,烟龄超过50年。他酷爱通宵达旦地举办晚宴,和下属们一吃就是六七个小时,席间必有烈酒。他的作息极不规律,常常工作到凌晨四五点,中午才起床。 这种生活方式,加上卫国战争期间积累的巨大压力,让他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他。1953年2月28日,在又一次通宵晚宴后,他突发脑溢血。 但因为他有言在先,睡觉时任何人不得打扰,导致警卫人员十多个小时后才敢进去查看。宝贵的抢救时间就这么被耽误了。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停止了呼吸。 更令人唏嘘的是他的家庭。他以“我不会用元帅换士兵”为由,拒绝用德军元帅保卢斯交换被俘的长子雅科夫,导致雅科夫惨死在集中营。次子瓦西里在他的庇护下成了空军中将,却沉溺于酒精,在他去世后不久也因酗酒过度而死。他最宠爱的女儿斯维特兰娜,最终选择叛逃美国,并公开谴责他是一个“道德和精神的恶魔”。
1922年,52岁的列宁与44岁的斯大林在莫斯科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令人印象深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9-20 17:28:59
0
阅读:1547
寸土不让
这是一个为了心中的共产主义天国,奉献了一切的钢铁男人!你可以说他残暴,可以说他无情,但是必须得承认他对苏联的伟大贡献,没有这个钢铁男人,苏联永远成为不了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