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坦克猛轰加沙城,哈马斯恼了:既然你这么不重视人质生命,我也不管了 9月

康安说历史 2025-09-20 16:41:55

以色列坦克猛轰加沙城,哈马斯恼了:既然你这么不重视人质生命,我也不管了 9 月 18 日这天,加沙城大片区域的通信彻底中断,求救信息发不出去,外面的消息也传不进来。以军阿拉伯语发言人阿德拉伊在社交媒体上得意宣称,已向加沙城中心发起密集行动,140 个目标在 24 小时内被炸毁。 可这些被炸毁的目标里,有多少是所谓的 “哈马斯据点”?加沙卫生部门的记录显示,过去一天就有 99 名平民丧生,其中 77 人死于北部轰炸。等待援助的人群、流离失所者的帐篷,都成了炮火覆盖的区域。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嘴上喊着 “帮助人质返回”,坦克履带却在朝着关押人质的城区推进。这种荒诞的画面,让哈马斯政治局委员加齐・哈马德忍不住破口大骂:“真正杀害被扣押人员的是内塔尼亚胡及其侵略行径!” 要知道,今年 2 月双方还在交换人质。当时 3 名以色列人质从加沙中部被移交,183 名巴勒斯坦囚犯获释,红十字会的车辆在约定地点穿梭。才过半年,停火协议的墨迹未干,以军就宣布行动 “进入新阶段”,还扬言要持续数月。 哈马斯下属的卡桑旅不得不转移人质,在无差别轰炸下,这些人的安全越来越没保障。哈马德说得直白:“想救人质就得逼内塔尼亚胡停火,而不是派坦克来送死。” 更讽刺的是以色列所谓的 “人道主义安全区”。他们划定的马瓦西地区面积不到加沙的 12%,却要塞进 170 万人,这片 “安全区” 已遭 100 多次袭击。 加沙居民从北部逃往南部,20 公里路程要花 1200 美元,小公寓月租炒到 1500 美元。联合国统计显示,仅 9 月 14 日至 15 日就有 4.8 万人被迫迁移,这是冲突 21 个月来第 N 次上演的逃亡惨剧。 有人赤脚在酷热中走 9 小时,有人卖掉所有家当换路费,可终点的帐篷营地连基本药品都没有,血库再过几天就要关闭。 以军一边喊着 “保护平民”,一边把医院变成战场。傅聪大使在安理会揭露,截至 2024 年 6 月,加沙已有 27 家医院遭 136 次袭击,500 多名医务人员丧生。 卡迈勒・阿德万医院被强制拘留医护人员的场景还没远去,新一轮轰炸又让纳赛尔医院挤满伤员。医生们在血泊中安慰失去亲人的孩子,这些画面成了加沙日常。以色列国防军却辩解称,这是 “摧毁哈马斯据点” 的必要代价。 国际社会不是没努力过。欧盟 17 日宣布对以色列加征关税,制裁相关部长,暂停 2000 万欧元援助。法国谴责以军行动 “毁灭性”,呼吁重启停火谈判。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议部署国际部队保护平民,却被以色列无视。这些善意在坦克履带前显得苍白无力,就像加沙的通信信号一样,说断就断。 哈马斯当然也不是善茬。2023 年 10 月的突袭绑架埋下仇恨种子,如今拿人质安全说事更像道德绑架。 但内塔尼亚胡政府显然在玩火,他们把 “解救人质” 当幌子,实则推行 “把加沙变成不可居住之地” 的战略。21 个月冲突造成 190 多万人反复流离失所,粮食和燃料危机逼近临界点,连联合国人道机构都快撑不下去了。 加沙城断网后的哭喊没人听见。那些曾经通过红十字会车辆回家的人质,恐怕想不到半年后会在轰炸中再次逃亡。 以色列用坦克证明自己的强硬,哈马斯用狠话回应威胁,可夹在中间的平民只能在废墟上祈祷。欧盟的制裁令、法国的声明、联合国的提案,这些纸面文件挡不住真枪实弹。 当谈判桌上的停火提案还没审完,导弹就已经呼啸而至。哈马斯说 “不管人质” 是气话,以色列喊 “解救人质” 是谎话。在加沙的浓烟里,最不值钱的是承诺,最珍贵的是生命。 可现在,生命正在被坦克履带碾碎,被炮火吞噬,被各方当作筹码。这场闹剧里,没人真正在乎人质的死活,更没人在乎那些连名字都没留下的平民。

0 阅读:232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