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向女友崔静求婚成功,然而到了领结婚证的那一天,徐沛东却带着战友的妻子去办理结婚证,没想到崔静不仅没有责怪,反而支持丈夫的决定。 对于这件事情,旁人听来不可思议,甚至觉得荒唐,但当崔静真正见到那本结婚证时,她没有大发雷霆,没有把这段感情推翻。 她沉默了许久,最终选择接受,并认定这只是他们爱情路上的一次特殊考验,徐沛东1954年出生在大连的一个工人家庭。 家境普通,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丰厚的条件,他从小便知道,想要改变生活,只能靠自己,家里买不起乐器,他只能在别人练习之后偷偷上手摸索,凭借耳朵去分辨音符。 这种坚持让他比同龄人更早地展现出音乐敏锐度,少年时,他就能指出别人演奏时的错音,这种本领既来自天赋,也源自勤奋,家庭的清贫没有压垮他,反而塑造了他吃苦耐劳的性格。 在学院的系统训练中,他的能力快速提升,毕业后进入中国歌舞剧院,他终于站上更广阔的舞台,那里的琴声、舞台、排练厅成为他人生的新起点。 在剧院里,他遇到了崔静,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认定彼此要携手,决定用婚姻把这段感情固定下来。 原本,七夕那天是他们领证的日子,可崔静临时被派往外地演出,无法按时赶回,民政局的手续有时限,若错过这一天,至少要再等数月。 徐沛东不愿拖延,他急得焦虑,战友见状,提出让自己的妻子顶替出席,那个年代的结婚证还没有照片,只需身份信息无误,就能完成登记。 于是,这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发生了:他带着战友的妻子,完成了婚姻登记,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不想让婚姻一拖再拖,徐沛东想给崔静一个确定的身份,而不是一份可能被耽搁的承诺。 当崔静拿到那本结婚证时,她沉默很久,换作别人,或许会愤怒甚至结束感情,但她没有,她清楚徐沛东的急切,是因为太看重这段感情。 对她来说,这份证书虽然荒唐,却也证明了他们彼此的坚定,她选择不计较,选择继续,她的决定让这段感情走进了新的阶段。 婚姻的开始并没有带来安逸,徐沛东那时还未成名,收入有限,他常常在深夜里伏案写谱,五线谱铺开在厨房的桌上,崔静继续在乐团工作,工资要支撑一家生活。 深夜的家中,伴随他们的是翻纸和琴弦的声音,几年后,女儿徐唱出生,孩子从小在音乐氛围中成长,四岁便能录制专辑,还登上电视节目。 虽然生活依旧不富裕,但音乐让这个家充满温暖,徐沛东常说,是妻子和女儿让他撑过了最难的日子。 事业的成功没有改变他们的关系,无论徐沛东多忙,崔静始终在身边,她带着饭菜走进录音棚,帮他整理杂乱的资料,他最信任的始终是她的耳朵。 人们常常津津乐道他们的故事,尤其是那场没有新娘的婚姻登记,它看似荒唐,却成为他们爱情最独特的注脚,从那天开始,他们用几十年的陪伴和信任证明了这段感情的真挚。 崔静当初的选择,成就了这一段流传至今的佳话,她没有因一纸形式而否定感情,而是用理解和坚守,让一个家庭走向圆满。 (主要信源:凤凰网:著名词曲作者徐沛东:文化发展在于创作和创新)
沈腾妻子10年来容貌变化,婚姻幸不幸福一看便知。从青涩恋人到恩爱夫妻,再到
【2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