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越来越激进,警告法国,只要敢承认巴勒斯坦建国,他们就要对法国这样了。 据

豌豆大说法 2025-09-20 12:41:34

以色列越来越激进,警告法国,只要敢承认巴勒斯坦建国,他们就要对法国这样了。 据军事学博士深度评说报道,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援引欧洲官员及熟悉以色列政府立场人士的消息称,如果法国敢承认巴勒斯坦建国,就要侵占法国领土。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7月份就放出风声,说要在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本是欧洲国家对中东和平的一种姿态,但以色列那边反应激烈。 想想看,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直接挑战国际公认的边界线,等于在火药桶上点火。 要说以色列为什么这么急眼,得从他们一贯的立场说起。以色列政府,尤其是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右翼联盟,从来就把巴勒斯坦建国视为心腹大患。 他们认为,一旦巴勒斯坦国成立,就会威胁到以色列的安全和领土完整。举个例子,就在9月19日,以色列安全部队在拉马拉附近捣毁了一个火箭制造窝点,那些火箭瞄准的就是以色列本土社区。 这事儿一曝光,以色列的政要们立刻跳出来,把矛头指向法国。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直言不讳,说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就是在给恐怖分子打气,等于间接助长了这些火箭袭击。他甚至提出,要通过经济手段扼住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脖子,比如取消以色列银行对巴勒斯坦银行的担保,从而阻止巴勒斯坦国的梦想成真。 这种逻辑在以色列国内很吃香,因为他们觉得,任何外部力量的介入,都是在削弱他们的防御墙。另一个部长本·格维尔也附和,说巴勒斯坦当局就是个恐怖实体,教育系统里充斥着反犹内容,如果不早点拆解,后果不堪设想,就像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前的那种疏忽大意。 法国这边呢,马克龙的决定也不是一时脑热。法国作为欧盟大国,一直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他们认为承认巴勒斯坦国是隔离哈马斯、推动两国民谈的必要步骤。 马克龙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强调, 继续这样下去只会让极端势力得利。他甚至说,早该承认巴勒斯坦了,这能帮助以色列重塑信誉。 但以色列不买账,他们觉得这是对哈马斯的一种奖励。想想2024年到2025年的加沙冲突,以色列军队推进时,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国际社会批评声浪高涨。法国在7月宣布承认计划后,美国和以色列立刻反弹,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胡卡比在采访中讽刺道,如果马克龙这么热衷巴勒斯坦国,不如在法国里维埃拉划一块地给他们。 以色列的定居点政策由来已久,从1967年六日战争后就开始在西岸扩张,现在那里有几十万犹太定居者。如果法国承认巴勒斯坦,以色列吞并定居点的举动就会加速,这等于单方面改变现状,违背联合国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多次谴责这种扩张,但以色列仗着美国的支持,往往置若罔闻。 2025年8月,以色列批准了西岸几个新定居点的建设计划,国际社会一片哗然,欧盟国家包括法国都表示要考虑制裁。 但以色列反过来指责这些国家双标,说他们忽略了巴勒斯坦方面的暴力。9月7日,以色列外长公开警告,承认巴勒斯坦会引发“单方面行动”,这直接指向吞并。 欧洲外交官私下透露,马克龙推动这个决定,是想在联合国大会上联合其他国家施压以色列停火,但以色列的回应让局面更复杂了。 再看看国际大环境,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以色列的支持是铁板钉钉,他们拒绝给法国代表团签证,就是不想让马克龙去以色列施压。 加拿大和沙特阿拉伯也卷进来,推动巴勒斯坦议题,但以色列视之为对他们的围堵。哈马斯那边呢,看到西方国家动摇,立刻提高了谈判条件,拒绝释放人质,这让本来就脆弱的停火谈判雪上加霜。 以色列官员说,法国一宣布承认,哈马斯就从谈判桌走人了,等于给了他们底气。想想那些被扣押的人质家庭,该有多绝望。整个事件像连锁反应,法国想推动和平,结果反倒激化了冲突。 以色列的强硬姿态,让人想起历史上的类似场景。比如1970年代,法国一度对以色列友好,但后来转向支持阿拉伯国家,导致关系冷却。 现在历史仿佛重演,以色列威胁如果法国推进承认,他们会严重恶化双边关系,甚至影响贸易和情报合作。 如果以色列真吞并西岸,巴勒斯坦人会更绝望,极端势力可能借机抬头。哈马斯已经威胁,如果局势恶化,他们会处决人质,这让加沙的平民处境更惨。 法国坚持承认,是想打破僵局,但忽略了以色列的安全关切。以色列的回应虽强硬,却也反映了他们对生存的焦虑。 毕竟,中东这片土地上,冲突根深蒂固,从奥斯陆协议到特朗普的世纪协议,都没能带来持久和平。 如果法国带头承认,其他国家跟风,以色列的压力会更大。但如果以色列兑现威胁,吞并定居点,中东可能迎来新一轮动荡。

0 阅读:57
豌豆大说法

豌豆大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