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毅力了!”重庆,一女子下班闲得慌,为了打发时间,她不刷手机,不看电视,竟然

往事不堪回 2025-09-20 12:29:15

“太有毅力了!”重庆,一女子下班闲得慌,为了打发时间,她不刷手机,不看电视,竟然干了一件轰动全网的大事,她耗时16年用830万针,绣了一幅22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她从小少妇熬成了老阿姨。就这幅刺绣应该老值钱了吧。卖掉就可以实现财富自由了! 2009年9月,女子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清明上河图》的刺绣题材,看着原作里那些细腻的场景、丰富的人物,她突然就冒出了一个想法:我要亲手绣一幅出来。 那时候女子对刺绣的复杂工艺其实了解不多,也很清楚这肯定是个特别费时间的活儿,但架不住她喜欢传统文化,心里又有股不服输的韧劲,最后还是下定决心,开始了这项大工程。 刚开始的时候,女子就只是利用下班和周末的零碎时间绣,每天吃完晚饭,把家务收拾好,就坐在书桌前,打开台灯,拿出绣布和针线,安安静静地穿针引线。 为了让绣出来的东西精准,女子得长时间低着头,眼睛紧紧盯着布面上的纹路,手指在针线之间灵活地动着。 有时候一针绣错了,就得把线拆了重新来,哪怕只是几厘米的图案,都可能要花上好几个小时。 到了2010年,因为生活上的变动,女子搬到了重庆,搬家的时候,这幅还没绣完的作品,成了她最看重的东西之一。 女子小心翼翼地把绣布和针线打包好,就怕在运输的时候弄坏了,到了重庆之后,虽然生活环境和工作节奏都变了,但她刺绣的习惯一直没断。 在新家,女子还特意腾出一个小角落当刺绣的地方,不管每天多忙多累,都会挤出至少两三个小时,安安心心地绣一会儿。 这16年里,女子遇到的困难和考验可不少,长时间低头刺绣,让她的颈椎和眼睛都出了问题,有时候脖子酸痛得转都转不动,眼睛也总是干干涩涩、红红的。 医生好几次劝女子少绣点,但她每次稍微休息调整一下,就又回到绣布跟前继续绣。 碰到那些复杂的图案,比如画面里密密麻麻的人物衣服纹理、桥梁的木质结构,女子会先找很多资料来看,仔细研究原作的细节,再反复尝试不同的绣法,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了才停下。 终于在今年9月17日,当最后一针绣完的时候,这幅22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刺绣作品总算完成了。 把作品展开一看,814个人物个个都不一样,还特别逼真,有的在街头叫卖,有的在河里撑船,有的在茶馆里聊天。 每一个小细节都做得特别精致,把北宋时期热闹的市井景象和人文风貌,生动地再现了出来。 有一部分网友特别佩服她的毅力和耐心,觉得在现在这个容易让人浮躁的时代,能这么专注地做一件事,还坚持了16年,真的太少见了。 也有一些网友疑惑,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机械刺绣又快又精致,手工绣要花这么长时间,是不是没什么实际价值? 在刺绣的过程中,女子自己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 每一针每一线里,都藏着她的情感和期待,看着作品从一块空白的布,慢慢变得丰富、完整,这种精神上的收获,根本不是用钱能衡量的。 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算是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也能一点点做好。 在现在这个容易让人浮躁、总想着快点看到结果的时代,女子的故事也在提醒大家,专注和坚持的力量,其实特别重要。 信息来源:第1眼新闻

0 阅读:18
往事不堪回

往事不堪回

往事不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