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外蒙,徐树铮为何只带两个旅8000人,就能完成此等彪炳千秋的伟业? 民国八年

海边观潮客 2025-09-19 20:44:33

收复外蒙,徐树铮为何只带两个旅8000人,就能完成此等彪炳千秋的伟业? 民国八年秋,徐树铮在带兵出发前,买了80辆大卡车,等大军抵达库仑后,他把车厢罩起来,每车坐50个人,举兵械于外,故意绕着库仑城多处街巷缓缓入城,抵达库仑西郊驻军区域红城后,再令这50个人卧伏于车厢中,把车开出营房,假装再到城外接兵。就这么80辆大卡车反反复复进城出城,从天亮跑到天黑。 库仑城里的蒙古王公们扒着墙头数卡车,越数越心惊。他们原本靠着沙俄撑腰搞自治,可十月革命后俄国人自顾不暇,留下的白俄兵连枪都快扛不动了。城里日本驻军才一百多人,看着中国军队“源源不断”开进来,连营房都不敢出。活佛哲布尊丹巴夜里睡不着,派去打探的人回来报信,说城外帐篷连成片,炊烟能飘到十里地外。 徐树铮没给他们反应的时间。进城第三天就把外蒙“内阁总理”请到司令部,桌上摆着拟好的取消自治文书。对方磨磨蹭蹭不肯签,他直接让人把枪架在门口:“天亮前不画押,兵营里的炮弹可不认人。”王公们看着窗外穿梭的卡车,连夜就盖了章。孙中山发电报夸他是“当代班超”,可库仑街头的蒙古百姓看着新来的税官,脸上没什么笑意。 徐树铮想干番大事,取消贵族特权,还要让汉人移民过来垦荒。可蒙古王公恨他断了财路,牧民也怕丢了牧场。才过半年,内地直皖战争打起来,他一声令下带主力回了关。没等冬天到,白俄匪军就打了回来,曾经被逼签字的王公们转头就给敌人带路。那些用来虚张声势的卡车,最后成了撤退时拉伤员的工具。 这场“伟业”像场热闹的烟火,炸开时亮堂,散了就没了痕迹。靠吓唬人得来的臣服,终究抵不过人心的疏离。要是当时能慢下来听听当地人的想法,或许历史会是另一个样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