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共鸣的一段话:“以前心疼妈妈,觉得爸爸不靠谱,后来心疼爸爸,觉得妈妈歇斯底里。现在觉得他俩都有病,我也有病。当妈妈跟我诉完苦以后说,其实你爸也不容易,当时我的心,我都想直接原地去世。 罗老师说,如果孩子认同了妈妈对爸爸的愤怒,那么孩子就会试图去介入父母的婚姻。比如希望父母离婚,或者帮妈妈去指责爸爸。孩子如果又看到爸爸也受苦了,又会觉得内疚,就这样被来回的折磨。长大后,在人际关系里,他就会不知道怎么做自己。” 可能我们都曾经历过那种心里像被两股力量来回拉扯的时刻,尤其是当最亲的两个人,彼此都有委屈,又都向你靠近的时候。 最难受的是,当你同时理解了两边的委屈,却又无力改变什么。那种夹在中间的撕裂感,真的会让人不知所措。 但慢慢长大才发现,事情根本不是非黑即白。妈妈有妈妈的苦,爸爸有爸爸的难,他们都在用自己知道的最好的方式活着。 我们常常不小心就成了家人情绪的中转站,接收着他们的苦衷和无奈,却忘了自己其实只是个孩子。 哪怕已经长大了,在那个位置上,你依然会忍不住想把所有人的重量都扛在自己肩上。 其实啊,父母的关系是他们的人生课题,不是我们的。我们不必成为谁的裁判,也不必成为谁的救兵。他们有自己的路要走,有自己的结要解。 而我们要做的,是慢慢把目光从他们之间收回到自己这里。不要背负他们的情绪,不要为他们的问题负责。 真正健康的爱,从来不需要你选边站,也不需要你牺牲自己的平静去填补别人的裂缝。 如果你也曾被这样的拉扯困扰,记得对自己说:没关系,这不是我的战争,我可以同时爱他们两个,但不必评判谁对谁错。 真正的成长,或许是终于明白:父母是相爱相杀的两个人,而我是独立存在的第三个人。我们彼此相爱,但不必彼此缠绕。 先把自己的心安放好,你才能用不消耗自己的方式去爱他们。 记住啊,你不是来修补谁的英雄,你只是同样值得被爱的独立的人。 祝每一个看完这段文字的你:得偿所愿、健康快乐!
很共鸣的一段话:“以前心疼妈妈,觉得爸爸不靠谱,后来心疼爸爸,觉得妈妈歇斯底里。
青鸾萦篱落
2025-09-19 18:11:15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