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总司令朱德,在中革军委任职情况如何? 中革军委,有三个名称,第一个是中华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二个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三个是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 第一个中革军委,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准备阶段,1931年1月成立,项英任主席,朱德、毛泽东任副主席。6月起,毛泽东任主席兼委员,朱德、项英任副主席兼委员。这个中革军委,简称中华苏维埃区域中革军委,也称苏区中央局中革军委。在这个中革军委成立前,朱德于1930年8月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 第二个中革军委,1931年11月25日成立,朱德任主席兼委员,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兼委员,共有15名委员组成。同时,朱德兼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军事部委员(相当于政府的国防部长)。中革军委成立后,原中华苏维埃区域中革军委停止工作。 1934年2月,中革军委进行改选,朱德任主席兼委员,周恩来、王稼祥任副主席兼委员,彭德怀不再担任副主席,博古、项英增补为委员。朱德、周恩来在前方指挥作战、王稼祥养伤期间,项英在后方代理主席或副主席。 1935年6月,中央政治局两河口会议上,增补张国焘为中革军委副主席,增补陈昌浩、徐向前为委员。8月,中央政治局沙窝会议上,又改组红军总司令部,朱德任红军总司令,张国焘任红军总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同时,设立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徐向前、陈昌浩分任总指挥、总政委。 1935年9月,张国焘南下。10月,在卓木碉成立伪中央、伪中革军委,自己担任伪中革军委主席,强迫朱德担任伪中革军委副主席。朱德与刘伯承等团结红四方面军指战员与张国焘的分裂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南下失败后,张国焘被迫取消伪中央、伪中革军委,服从中央、中革军委统一指挥,北上会师。 1936年1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改称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改称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依然简称中革军委。同时,中革军委改选扩容,毛泽东任主席团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任主席团副主席,毛泽东、周恩来、张国焘、朱德、彭德怀、任弼时、贺龙任主席团成员,共有23名委员组成。 1937年8月,中革军委改组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后称主席),周恩来、朱德任副书记(后称副主席),共有11名委员。 整个红军时期,朱德担任过红四军军长、红四军军委书记、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一军团总指挥、红一方面军总指挥,还有中革军委委员、主席团成员、副主席、主席等职务,除此之外,朱德是唯一的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
1955年全军授衔之前,刘少奇坚持反对给陈毅授元帅军衔,周恩来听闻此事,立马写了
【5评论】【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