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朝鲜的下场,就不难理解我们为何不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了。在俄乌冲突中,一向与美国不对付的朝鲜全力以赴,不仅送去火箭弹和炮弹,还派出人员支援,几乎拿出了所有能拿出的力量。可谁能想到,美国刚一提议谈判,俄罗斯立马就应了下来。 乌克兰战争打了三年多,中国始终保持着一个克制的距离。这种姿态并非犹豫不决,北京对自己最核心的利益是什么,看得一清二楚。 首先要算的是一本经济账。中国是世界工厂,生意遍及全球,但出口的大头在G7国家,占了近四成。相比之下,与俄罗斯的贸易额还不到百分之三。 如果为了俄罗斯而遭受美欧的联合绞杀,每年对欧洲的一万八千亿美元和对美国的七千亿美元贸易,可能瞬间归零。 更关键的是,像芯片这样亟待突破的产业,追赶的机会窗口也会彻底关闭。这道题怎么选,答案显而易见。 这还关乎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未来道路。中国希望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头人,就不能轻易地选边站队 。在联合国投下弃权票,正是为了稳住广大的非洲和东南亚朋友。一旦公开支持俄罗斯,这张牌就打不出去了。 但所有外部考量,最终都指向自家门口最要紧的事,那就是台湾。中国的全部精力最终都要用在这里。 如果在乌克兰问题上陷得太深,等于主动给美国递借口,让他们更有理由武装台湾、干预台海,彻底打乱自己的节奏。 当然,眼看俄罗斯彻底倒下,同样不符合中国的利益。所以北京选择了有限的帮助,在不直接提供武器这条红线之下,给俄罗斯特殊的支持。 2023年,中国卖给俄罗斯的工程机械和重型卡车数量暴涨了三四倍。这些设备平时搞基建,上了战场就能挖战壕、运补给,发挥着准军事装备的作用。 另一种支持是金融上的,中俄贸易超过百分之六十五都用人民币结算,资金不经过欧美银行,而是通过哈萨克斯坦这类中间国家流转。西方的SWIFT制裁体系因此被架空,俄罗斯的经济还能维持运转。 这种做法,让人想起七十多年前的朝鲜战争,中国用“人民志愿军”的名义出兵,既参与了战斗,又避免了与美国的直接宣战。今天的策略,有着相似的逻辑。 中国的邻居朝鲜,则是完全不同。它没有中国那么大的家业,反而被制裁多年,没什么可再失去的。这场战争对平壤而言,是个难得的机会,所以它把所有筹码都压了上去。 从2023年8月起,将近三万个集装箱的炮弹,超过一千二百万发,通过铁路和海路运往俄罗斯,一度满足了俄军前线四分之三的炮弹需求,直接影响了战局。 朝鲜还送去了一万一千名士兵,用人命换外汇。每个士兵每月一千五百美元的收入,一个朝鲜普通工人要挣十年。 赌注下得大,回报也足够丰厚。除了二百多亿美元的军火费,朝鲜拿到了更想要的东西,核心军事技术。 俄罗斯把卫星制导和火箭发动机技术给了朝鲜,让其导弹精度大幅提升。苏-35战机和核潜艇这类敏感技术,也让朝鲜的军事实力上了一个台阶。 两国还签订了“军事互助”条约,这给了朝鲜自苏联解体后最可靠的安全保障。 然而现在,美俄可能要坐下来谈判,风向正在转变。这时候再回头看中国和朝鲜的选择,结果就很清晰了。 朝鲜的处境其实很危险。它得到的一切,都建立在战争继续打下去这个前提上。一旦美俄和解,俄罗斯不再需要它,它很可能被随时抛弃,重新回到被全世界封锁的老路上去。 中国就从容得多。因为它没有押上全部赌注,所以保留了最大的主动权。对俄罗斯来说,中国是它无法离开的后盾。 对西方来说,想解决问题也绕不开中国。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依然是那个值得信赖的伙伴。 这种多方都需要的位置,让中国可以在未来的变局中从容应对。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处理内部经济问题、解决自己的核心关切,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算盘,但走得稳,才能走得远。 信息来源:《“美俄幕后谈判,取得重大进展”》,红星新闻,2025年9月12日。
普京控制不住局面了?俄二号宰相辞职,原因是反对俄乌冲突9月18日,俄罗斯总统新
【9评论】【46点赞】
沙县小吃
俄罗斯输了,美国北约在围功中国俄罗斯在断油断气在加入北约你说中国在这么办。
关不住的羽毛
此文大谬,误国误民,中国之所以没被西方国家制裁,靠的是自己的实力,是西方国家离不开中国的制造业,没办法与中国脱钩,但凡他们有一点办法,做梦都想打压制裁中国,找个借口还不容易,非得看中国在俄乌战争中的态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