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俄罗斯人普遍觉得,守住远东地区非常困难,于是俄罗斯不敢轻易在远东投资,一方面担心花了钱,最终利益被邻近的东方大国捞去,另一方面,他们的经济状况已经不同往日,不敢轻易冒险投入。 2022年西方加码制裁后,俄罗斯联邦预算就紧得厉害,远东本来就靠中央输血,2024年给远东的基建拨款直接砍了15%,连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的扩建工程都停了大半年,这港口是远东的出海门户,本来想修完了跟中国东北的铁路连起来。 结果没钱买建材,有俄媒算过账,要把远东的公路修到能通重卡的标准,至少得花2000亿美元,可俄罗斯2024年的军费都才800多亿,哪有闲钱填这个窟窿?以前还能靠卖石油赚点外快,现在油价忽高忽低,加上西方卡着能源出口,手里的活钱是越来越少。 莫斯科的焦虑肉眼可见。他们既想开发远东,又怕成为中国经济的附庸。这种矛盾心理让克里姆林宫举棋不定,最终选择搁置开发计划,任由这片富饶之地沉睡。 远东地区正在陷入恶性循环。基础设施越落后,越难吸引投资;越缺投资,经济越凋敝。当地人口以每年1.5%的速度流失,年轻人宁愿去西伯利亚挖矿也不愿留在故乡。 中俄合作透着微妙气息。中方愿意投资,但要求控股权;俄方需要资金,却不愿让渡主导权。这种博弈让许多合作项目停留在纸面上,实际推进步履维艰。 地缘政治让情况更复杂。北约东扩迫使俄罗斯将七成军费投入西部边境,远东防务捉襟见肘。有些军事专家直言,俄军在东部的防御体系"薄得像层纸"。 能源收入锐减雪上加霜。北溪管道被炸后,俄对欧天然气出口暴跌70%。虽然开辟了亚洲市场,但输气管道不足,价格也被压得很低。国库收入比战前少了整整四成。 远东民众的生活越发艰难。物价涨得比工资快,供暖经常中断,医疗资源短缺。有些村庄整个冬天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仿佛被时代遗忘。 俄罗斯陷入战略困境。既要维持大国地位,又无力经营庞大疆域。远东就像一面镜子,照出这个国家的力不从心。硬撑的门面背后,是日渐虚弱的国力。 未来走向令人担忧。若继续放任不管,远东可能成为俄罗斯的"软腹",被周边国家渗透。但若要开发,又得面对资金匮乏和地缘风险的两难抉择。 这片土地蕴藏着巨大财富,却因猜疑和贫困而被封印。当莫斯科的决策者们还在犹豫时,历史机遇正在悄悄流逝。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大量俄罗斯人涌入黑河,大厅挤满俄罗斯人!问题来了:俄罗斯人来中国最喜欢干什么?
【38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