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江率部登滩浒山岛,却未见情报中的海匪,他猛然发现岛上300百姓男人竟占半数。恍然大悟:海匪就在人群中![无辜笑] 1950年8月杭州湾海面上几艘商船接连遭到袭击,船货被劫,船员受伤,袭击者是盘踞在滩浒山岛的海匪团伙,头目叫黄八妹,手下有百多号人,专门拦截过往船只。 这个小岛位于长江口外,正好卡在主要航道上,海匪们白天藏在岛上,夜里开着快船出来打劫,让整个杭州湾的商船都不敢单独航行。 刚组建的海军第一炮艇大队接到了清剿任务,大队长陈雪江原本是陆军营长,去年才转到海军,在南京海军学校学了几个月就被派到一线,这次他要带着16艘炮艇去端掉海匪窝点。 编队里有11艘是国民党海军起义过来的小炮艇,最小的只有25吨,在海上就像个大一点的渔船,另外5艘稍大些,但也都不是专门的战舰。 8月15日早晨出发时,长江口刮起了七级大风,25吨的小炮艇在风浪里摇摆得厉害,几次都差点翻过去,有艇长提议返航,但陈雪江担心错过时机,决定就近找个避风的地方。 他们把炮艇开到岸边浅滩,结果11艘小艇全部搁浅了,好在没有人员伤亡,大家在岸上等了一夜,第二天涨潮时才重新出发。 16日中午编队终于到达滩浒山岛附近海域,远远望去,岛上烟火稀少,看不到什么动静。按照计划,先用炮火覆盖,然后陆军登陆。 但是炮击时岛上没有任何回击,陆军部队顺利上岸后,沿着小路搜索了一圈,连个人影都没看到,更别说武装分子了。 98师参谋长鲁突和陈雪江商量后,决定把岛上居民集中起来挨个询问,士兵们挨家挨户敲门,把三百多名岛民聚集到村中央的一个水塘边。 陈雪江站在人群前面仔细观察,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人里青壮年男子太多了,按说海岛上的男人大多出海打鱼,家里留下的应该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孩子。 但眼前这群人里二三十岁的壮汉占了将近一半,而且很多人手上有老茧,不像是普通渔民的手,并且有些人虽然穿着渔民的衣服,但站姿和眼神都透着警惕。 就在这时两名前几天被海匪俘虏后逃回来的解放军战士赶到现场,他们一眼就认出了人群中的几个面孔,正是之前看守过他们的海匪。 有了确凿的指认,46名伪装成渔民的海匪被逐一揪出,这些人交代,黄八妹前一天恰好去了嵊山岛谈生意,准备第二天回来。 海匪们听到军舰声音后,大队长当机立断,让手下把枪支弹药全部扔进水塘,然后混进村民中间,他们以为解放军搜不出什么就会离开,没想到被人认了出来。 虽然没抓到黄八妹本人,但这次行动清除了她在滩浒山岛的据点,从水塘里打捞出来的武器有步枪40多支,轻机枪3挺,手榴弹几十枚,还有4艘快船。 并且杭州湾的主要航道从此安全了,商船不用再担心遭到袭击,渔民也能正常出海作业。 这场战斗虽然规模不大,却是人民海军舰艇部队第一次独立执行海上作战任务,陈雪江带领的炮艇大队后来参加了解放舟山群岛的战斗,其中414号炮艇在头门山海战中表现突出,被授予英雄称号。 回看这段历史,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激烈的战斗场面,而是指挥员在关键时刻的冷静观察和准确判断,有时候决定战斗胜负的不是武器装备,而是人的洞察力和经验。 网友们纷纷敬佩不已: “要不是陈雪江心细如发,这伙海匪真就溜了!战场观察力太重要了,细节决定成败啊。” “黄八妹也是个人物,从抗日到为匪,最后逃到台湾,这经历拍成电视剧绝对精彩。” “25吨的小炮艇敢出海作战,老一辈军人真是用命在拼!现在海军都有万吨大驱了,泪目。” “岛上男的占一半确实不正常,现在海边村子基本只剩老人孩子,年轻人全出去打工了。” “历史课代表补充:这场战斗是人民海军首秀!后来414艇还成了英雄艇,现在不知道还在不在博物馆。” 如果你是陈雪江,登岛后看不到一个敌人,你会怎么做? 官方信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工作部《人民海军》系列出版物
陈雪江率部登滩浒山岛,却未见情报中的海匪,他猛然发现岛上300百姓男人竟占半数。
轩叔观察
2025-09-19 12:23:36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