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仅用24具俄军士兵遗体,就从俄罗斯那边换回了1000具乌军士兵遗体。从这个数据的对比,已经足以看出胜利到底属于乌克兰还是俄罗斯了。眼下这场危机已经过去超过三年半的时间,俄罗斯宣布自己取得了胜利,乌克兰也宣称自己取得了大捷。至于到底谁赢了,想必每个人心里面都有一个结论吧。 单看遗体交换的数字,确实容易让人心里打个问号。但战场的输赢,从来不是靠这一笔账就能算清的。去年冬天,俄军从赫尔松撤退时,带走了所有能拆的发电设备,留下的居民在零下十度的寒风里裹着被子发抖;乌军收复失地的庆功宴上,士兵们举着没过滤的自来水干杯,因为净水系统早被炮弹炸成了碎片。这种时候,谁还在乎数字背后的"胜利"二字? 前线的军医更清楚这场仗的残酷。乌军的野战医院里,截肢手术台从早到晚没空过,19岁的士兵刚被抬下来,腿上的血还没擦干净,就拉着护士的手问"能赶上明年春耕吗"。俄军那边也没好到哪去,动员兵的急救包里,绷带是重复使用的,止痛药早就断了供,老兵说"现在能活着把战友遗体带回去,就算赢了"。 俄罗斯宣称控制了顿巴斯的关键矿区,可那些矿井早就被炮火炸塌了,机器锈成了废铁,想恢复生产至少得投几十亿。乌克兰说守住了基辅和利沃夫,可西部的工厂十家有九家停了工,年轻人要么上了前线,要么逃去了波兰,连面包房都招不到烤面包的师傅。所谓的"胜利",更像给满目疮痍的土地贴了张遮羞布。 最讽刺的是两边的宣传。俄罗斯电视台天天放阅兵式的镜头,说"士气高昂",可征兵站的墙上,逃兵役的悬赏通告贴得比征兵海报还密。乌克兰总统在视频里喊"我们会赢",转身却要去欧盟求着延长难民救助金——那些逃到国外的老百姓,兜里揣着的身份证明,比任何"大捷"宣言都更有说服力。 其实普通士兵心里早有答案。有个被俘的俄军士兵在采访里说:"我妈以为我来乌克兰修路,要是知道我杀了人,会疯掉的。"乌军的战俘也差不多,有人哭着说:"我只想回家种我的向日葵,谁当总统都行。"对他们来说,胜利不是领土上的红圈,而是能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 三年半的仗打下来,城市成了废墟,农田长了野草,孩子们在防空洞里忘了蓝天是什么样。这时候再争论谁赢了,倒不如问问:那些永远回不了家的士兵,他们的家人能等到一个像样的交代吗?那些失去家园的百姓,什么时候才能重建自己的生活?这些问题,可比冷冰冰的数字和空洞的宣言,实在多了。
长久以来对俄罗斯有误解的朋友,这下终于可以释怀了,俄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从
【86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