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否决权要不保?联合国秘书长带头要拿五常“开刀”,英法赞成美俄沉默,中方表态 9 月 17 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五常来了个 “突然袭击”,直言安理会的规则太过时了,改革迫在眉睫,而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五常的一票否决权。 联合国成立于 1945 年,在过去的 80 年里,它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组织,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合作与发展。 而安理会,作为联合国的核心决策机构,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五常,即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和法国,作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拥有一项特殊的权力,一票否决权。 这意味着,在安理会的决议中,只要有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该决议就无法通过,哪怕其他所有理事国都表示赞成。 这项权力从设立之初就备受争议,如今更是成为了联合国改革的焦点。 古特雷斯的表态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安理会在处理一些重大国际问题时,常常陷入僵局。 以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为例,在涉及相关问题的决议上,由于五常之间的分歧,导致很多决议无法通过,联合国的权威和公信力受到了严重挑战。 古特雷斯指出,现行的安理会架构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有效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他认为,改革安理会,特别是对一票否决权进行调整,是恢复联合国活力和权威性的关键。 对于古特雷斯的提议,英法两国很快做出了回应,表示赞成对一票否决权进行限制,并提出了具体的提案。提案中明确列出了 “不得动用否决权” 的场景,包括种族灭绝、战争罪、反人类罪,或者造成超过 1 万人死亡的人道主义灾难等严重情况。 同时,还建立了相应的 “触发机制”,如果秘书长或者联大大多数成员国认定出现了上述危机,五常就算要用否决权,也必须向联大提交书面说明,解释 “为什么必须否决”。 英法的算盘打得很精。他们试图通过这一提案占据 “道德高地”。近年来,西方在人权等议题上频繁遭受国际社会的批评,比如在巴以冲突中,美国多次动用否决权偏袒以色列,引起了广泛的不满。英法提出限制否决权的提案,旨在向国际社会表明他们也在反对否决权的滥用,以此挽回一些声誉。这也是对美俄的一种 “软制衡”。 从数据来看,美俄是过去三年中在安理会使用否决权最多的国家。如果提案得以实施,无疑将对美俄的行动空间形成一定的限制。此外,一旦提案通过,北约国家可以通过联大的多数票间接影响安理会的决策,相当于将 “西方声音” 嵌入到了否决权的流程中,进一步巩固西方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然而,美俄两国对此却相对沉默。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长期以来在联合国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对一票否决权的态度一直较为复杂。美国在一些涉及自身利益或盟友利益的问题上,频繁使用否决权。例如,在巴以冲突中,为了支持以色列,美国多次否决了谴责以色列军事行动或呼吁停火的决议。 美国又在口头上表示支持增加常任理事国的数量,但坚决反对新成员拥有否决权,声称过多国家拥有否决权会导致安理会失灵,实际上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主导权。在此次古特雷斯提出改革一票否决权的问题上,美国没有立即表态,显然是在权衡利弊。 如果支持改革,可能会削弱自己在安理会的话语权;如果反对改革,又可能面临国际舆论的压力。 俄罗斯的情况也类似。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面临着西方的强大压力,一票否决权成为了其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俄罗斯担心一旦否决权被限制,在安理会中可能会更加孤立,无法有效捍卫自己的权益。 因此,俄罗斯对改革一票否决权持谨慎态度。尽管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一直强调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的改革,但对于涉及自身核心利益的一票否决权,绝不会轻易放弃。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表态。中国一贯支持对联合国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革,以增强其代表性和权威性,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国认为,改革应遵循公平、公正、包容的原则,充分考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诉求。在一票否决权的问题上,中国主张在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协商,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中国强调,否决权是历史形成的,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能轻易废除。同时,中国也反对滥用否决权,主张对否决权的使用进行规范和约束,使其更加透明和负责任。 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尤其是一票否决权的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各国的核心利益和国际权力格局的调整。 信息来源: 中央电视台特约嘉宾陈洪教授 2025-09-18 五常否决权不保?联合国秘书长带头,英法赞成美俄 沉默,中方表态
五常否决权要不保?联合国秘书长带头要拿五常“开刀”,英法赞成美俄沉默,中方表态
豌豆大说法
2025-09-19 11:41: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