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加坡华人终于说了实话,他表示,在新加坡的华人,根本不在乎中国到底好不好.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新加坡有70%的华人人口到这里,华人一定是最受欢迎的,但是恰恰相反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最新数据,当地华人占比确实稳定在 70% 左右,可现实恰恰相反。你要是真去新加坡生活阵子就知道,华人身份从来不是 “特殊通行证”,更谈不上 “最受欢迎”。 新加坡从建国起就推行多元种族政策。这套政策的核心是 “种族平等”,不管是华人、马来族还是印度族,在法律和社会资源分配上都没有优先级。政府甚至会刻意平衡各民族的权益,比如组屋分配会保证不同种族混住,避免单一族群聚居。 在这种环境下,“华人更受欢迎” 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你去政府办事,工作人员不会因为你是华人就多给几分便利;你在学校读书,老师也不会因为学生是华人就格外照顾。 更关键的是,新加坡的华人首先是 “新加坡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几代移民的后代,祖辈或许来自福建、广东等地,但他们的成长环境、教育体系全围绕新加坡展开。 新加坡的中小学会教本地历史、公民道德,讲的是 “新加坡精神”,而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华人从小就被灌输 “根在新加坡” 的观念,对中国的认知大多来自媒体报道,而非亲身经历。 你跟他们聊中国的发展,他们不会像海外侨胞那样有代入感,顶多是客观评价 “这对新加坡有没有好处”,比如中国的供应链变化会不会影响新加坡港的生意,根本不会在乎中国本身好不好。 那位老华人还举了个自己的经历。有次他在组屋楼下的咖啡店,听见几位华人邻居讨论中国的新闻。 当时大家聊的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话题很快就转到 “这会不会让新加坡的新能源企业有更多合作机会”,全程没人提 “中国发展得好是好事”。 还有次春节,他碰到来自中国的游客,游客说 “咱们华人过春节就是亲切”,结果本地华人笑着回应 “我们春节会去逛牛车水,但更期待公司给的红包,毕竟要还组屋贷款”。 你看,他们的关注点始终在新加坡的生活,中国的节日习俗只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算不上情感纽带。 而且新加坡的外交政策也影响着本地华人的看法。新加坡一直奉行 “战略中立”,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从不会因为华人多就偏向中国。 政府反复强调 “新加坡的利益优先”,这种理念也深深影响着公民。本地华人看中国和看美国、日本没太大区别,都是 “重要的合作伙伴”,而非 “有特殊感情的国家”。你要是跟他们说 “咱们都是华人,该多帮中国”,他们大概率会反问 “那新加坡的利益怎么办”。 其实很多人误解的根源,是把 “华人身份” 和 “情感认同” 画了等号。可在新加坡,华人只是一个种族标识,就像马来族、印度族一样,代表的是文化背景,不是对中国的归属感。 那位老华人最后说:“我祖籍是福建,但我生在新加坡、长在新加坡,我的家在这里,我的退休金、医疗保障都在这里,我当然只关心新加坡好不好。中国好或不好,对我来说远不如组屋租金涨不涨重要。” 这话可能让一些人觉得 “冷漠”,但这就是现实。新加坡的华人首先是新加坡公民,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焦点都围绕着自己的国家。 别再想当然觉得 “70% 华人占比就该亲中”,也别期待他们会在乎中国的发展好坏。新加坡的多元政策和公民身份认同,早就把这种 “情感关联” 拉到了客观的距离上 —— 这不是不友好,只是基于身份和利益的现实选择。
李显龙下台后,“精心挑选”了黄循财接班,但是李家在新加坡并没有终结。只要淡马锡的
【3评论】【10点赞】
高山流水
这很好啊。将来开战后,可以第一时间攻取马六甲海峡,不必顾忌他们的感受。
明月
小国没啥话语权的,美国强他就舔美国,中国哪天成老大,他也一样舔的很起劲!
花生糖
新加坡华人咋想的跟我要钱有啥关系?
omxz
以前看过他们的电视剧,感觉跟咱们挺亲近的,同文同种,血脉相连,现在却渐行渐远,令人心塞!
雨林
怎么总是说这个狗屎国家的事情,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书夷
新加坡和朝鲜越南韩国一样都是去中国化,不过不像这三国那么极端连中文都废除了而已。
朝旭哥
在中国🇨🇳眼里,新加坡算个毛线,一个屁大的城市国家,中国🇨🇳放个屁,新加坡都要地震![哭笑不得]
迷迷糊糊就走到了这个岁数
这,不是废话吗?
用户10xxx50
新加坡是跪舔霉国的狗
古道
同种同族又怎么样,兄弟厮杀最常见。只不过关键时刻能说上话,如果相差太大,或者想法太多,还不如普通人。
痛打野猪皮
关键时候你别跪下叫爸爸
关不住的羽毛
只要咱们再强大一点,超越美国,攀亲戚、认祖归宗的海外狗必然峰拥而至
一笑而过
说得很真实
用户10xxx44
只是一只蚂蚁而已,你在乎它干啥
重渡沟老杨
给老美当舔狗,我现在很讨厌这个国家,他们只是跟我们长得一样,但是跟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