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果然清醒:关于美国,他终于说了大实话,这才是中国想看到的。俄乌战争持续三年多,但客观来说这段时间中俄两国合作发展并没有中断——俄罗斯总统普京曾亲自访问中国,与我方签署联合宣言要向中国开放远东,还要与中国、朝鲜合作打通图们江航线。可以说,为未来的中俄合作进一步打下基调。
俄罗斯这几年经济压力不小,西方一轮又一轮的制裁确实让他们挺难受的。但转过头来看东方,中俄之间的贸易额不降反升,去年居然突破了2400亿美元。
什么概念?比疫情前翻了一倍还多。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石油、天然气,俄罗斯则从中国买电子产品、机械设备,还有日常消费品。这种互补,不是临时凑合,而是实打实的结构性合作。
普京前段时间来中国可不是白来的。双方签了不少协议,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俄罗斯向中国开放整个远东地区。可能有些朋友对远东不太熟悉,那我简单说两句——那片地方总共621万平方公里,比整个西欧还大,但人口只有800万左右,真正的地广人稀。
那里资源多得很,森林、矿产、渔业,要啥有啥,就是缺人开发。现在对中国敞开大门,意味着中国企业可以去投资、搞基建、开发资源,对中国东北来说,这绝对是个重大机遇,振兴老工业基地说不定就靠这波东风了。
还有一个重磅合作,是中俄朝三方共同推动的图们江航线开发,这条江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是中国东北距离日本海最近的出海口。过去因为历史原因,中国船只通行受限,一直没能好好利用。
现在如果能打通,吉林就将多一个出海口,从珲春到日本海才15公里。以后东北的货物很可能不必再绕道大连,运输成本能降下一大截。对整个东北亚的经贸格局来说,这绝对是件大事。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俄罗斯现在这么积极向东看?其实道理不复杂。西方制裁让俄罗斯意识到,不能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中国有市场、有资金、有技术,正好能补上俄罗斯的短板。
再加上这几年国际格局悄悄在变,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愿只听某一个国家的指挥,更希望走自己的路。这种背景下,中俄走近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啦,这种合作也不是谁求着谁,完全是互利共赢。俄罗斯有资源、有土地,中国有人力、有制造能力、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这种搭配,想不互补都难,而且两国该签协议签协议,该搞建设搞建设,不搞虚的,全是实实在在的项目。
有些国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又说不出什么。毕竟中俄一不结盟二不挑衅,就是正常做生意、搞合作,别人想插手也找不到理由。这就像两个人正大光明地合伙做生意,旁人除了干瞪眼,还能说啥?
回过头看,国家之间打交道,其实跟咱们平时处朋友、搞合作是一个道理——只有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关系才能长久。单方面占便宜或者动不动就打压别人,那注定走不远。中俄这一系列动作,恰恰说明两国都在务实地寻找共同发展的新路径。
未来怎么样谁也说不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以实际利益为基础、以互补共赢为动力的合作,只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实。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