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落榜生张元因怀才不遇,投奔西夏李元昊,受重用成为国相。他助西夏崛起,多次大败

景铄看科技 2025-09-18 15:45:22

北宋落榜生张元因怀才不遇,投奔西夏李元昊,受重用成为国相。他助西夏崛起,多次大败宋军,成为北宋西北大患。   这位原本胸怀大志的陕西华阴才子,曾在北宋的科举道路上屡屡受挫,最终却在西夏的疆场上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成为北宋王朝心头一根难以拔除的刺。   张元年轻时以侠义自任,但在北宋,他的科举之路却异常坎坷,多次参加考试都未能及第,在北宋累试不第后,他曾与好友试图通过一些非常规方式引起注意,雇人拖着一块刻有诗句的大石板,两人跟在后面吟诗大哭,希望引起边关统帅的重视。   虽然确实得到了接见,但最终并未被重用,回到家乡后,张元还受到过当地县令的杖击羞辱,这成为他最终决定叛宋投夏的导火索。   在宋仁宗景祐年间,张元与好友吴昊听说李元昊有立国称帝的志向,就一同前往西夏,为了引起注意,二人在一家酒馆中终日饮酒,并在墙壁上写下“张元吴昊来饮此楼”的字样。   这种公然触犯李元昊名讳的行为引起了巡逻者的注意,他们被逮捕并送到元昊面前,当被问及为何触犯名讳时,张元机智地回答:“姓尚未理会,乃理会名耶?”   这句话暗指元昊先人曾受唐朝皇帝赐姓李和宋朝皇帝赐姓赵,本姓拓跋,可谓一人多姓,元昊听后非但没有怪罪,反而感到惊奇,随即释放了他们并委以重任。   张元投夏后很快得到信任和重用,元昊称帝建国后不久,就任命张元为中书令,后来更是官至国相,他极力辅佐元昊,致力于西夏的国家建设和军事扩张。   在西夏与北宋的战争中,张元发挥了关键作用,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的好水川之战中,张元辅助元昊大败任福等人率领的宋军,使宋军阵亡高达一万多人。   望着好水川内遍布的宋军尸体,张元在界上寺墙壁上题诗一首:“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并在诗后题言讥讽韩琦。   同年,张元官至国相,他力劝元昊扩大对宋战争,攻取陕西关中之地,进而东向中原,同时联络契丹让其攻打河北诸路,使宋朝受到两面夹击。   张元始终以灭宋为志,所以当李元昊打算议和时,张元是百般劝阻,希望他能改变想法,但他只是一个谋士,李元昊要是不听那就没有任何用了,张知道其理想无法实现,于是郁郁不乐,在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病逝。   张元事件给宋朝带来了极大教训,正因为张元叛宋投夏之事,北宋在嘉佑二年改革了科举制度,取消了末尾淘汰制,对所有参加殿试的考生一律授以进士出身,成绩稍差的也有个“同进士出身”,尽量避免再出现文人叛逃为敌所用的情况。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景铄看科技

景铄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