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个世纪的科班互联网技术人员,也曾经特别喜欢各种技术术语,概念,以及各种高大

怒喵李楠 2025-09-18 14:19:45

作为上个世纪的科班互联网技术人员,也曾经特别喜欢各种技术术语,概念,以及各种高大上的资格培训什么的。

直到,你从原理层面理解了技术,同时目睹了很多很多科技行业“装逼失败”的故事。

举个例子,就必须要提当年全球第一的软件巨头微软了。

就是 Apache VS Win NT 的故事。

1995 年,软件巨头微软推出了 Win NT,打造了全新的概念 IIS ,然后提供了全新的生态整合方案 ASP ,还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配置。以至于后来微软又在全球搞了一个叫 MCSE 还是什么的收费培训课程和认证资格。

所有这些缩写,你都不需要搞明白,因为早被干的死死的了。。。

而干死他的,是 Apache,为何没有缩写呢?是因为他就是一个服务器补丁。。。“a patchy” 。。。用于支持 HTTPd 1.3 的补丁。。。

就是这么简单,直接,暴力,稳定。

这是一个几乎可以运行在任何设备,

甚至就是字面意义上能跑在打印机上面的服务。

只需要 20 分钟左右的安装过程,不需要任何培训和认证。

提供免费的当时主流的通讯加密,虚拟主机的功能。

然后,当 Win NT 的管理者在深夜和什么 Hybrid Kernel,IIS 缓冲区,ACLs 一堆乱七八糟的概念奋斗的时候。。。

Apache 的管理者睡的像一个婴儿。[汗]

然后,而当微软搞出什么漏洞的时候,你总是最后一个知道。

而 Apache 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你赶往社区的时候就知道:

我肯定不是第一个倒霉的。[鼓掌]

最终,Apache 的份额达到了 70% 。

微软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

转型为今天支持开源的软件企业。[黑线]

这就是我们行业最成功,最有钱,雇佣的技术人员也最专业的全球第一的软件企业,

装逼失败的故事。。。[可怜]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甲骨文的 Oracle 被干死。。。

所以其实,技术越好,对于技术的理解和讲解,就越深入浅出。

也许会付出些许严谨为代价,但是如果都是聪明人,跨过这些小问题,理解内容的核心价值是基本功。

而这还是对开发者生态的故事。

对普通消费者,更要以可理解为第一要求考虑沟通方式。

今天中国 3c 行业已经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市场了。消费者都吃过见过了。

用一个看似高大上的英文缩写或者什么不明觉厉的技术名词就可以忽悠中国消费者的时代,

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嘻嘻]

0 阅读:1
怒喵李楠

怒喵李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