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菲律宾海警船没有水炮?这么说吧,不是菲律宾不想有,而是家底不允许,他们的船好多都是美国、日本送的二手货,有的是退役军舰改的,有的是民用船凑合用的,这些船本来就没设计装水炮的功能,后期要加装可不是简单事——得改船体、装水泵、调动力,不光烧钱还得有技术。 看看这些船的家底就明白了。菲律宾海警的主力舰艇里,不少是从美国和日本手里接过的二手货。 三艘“汉密尔顿”级巡逻舰是从美国海岸警卫队淘来的退役老船,这些船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服役,在美国用了半个多世纪才转手给菲律宾。接收的时候,美国人早就把船上的先进设备拆得差不多了,只留下一个空壳子。 这种原本用于军事巡逻的船,设计之初就没考虑过执法需要的水炮,连安装所需的管道布局和承重结构都没有。 日本送来的10艘帕罗拉级快艇更不靠谱,这些310吨的小船原本就是民用船改造的近海巡逻艇,别说水炮了,连固定武器的架子都凑不齐,完全是凑数用的。 就算菲律宾想给这些二手船加装水炮,技术上的麻烦也不少。水炮看着简单,实则需要一整套系统配合:高压水泵、耐压管道、瞄准控制设备一个都不能少。 以“汉密尔顿”级为例,这种老船的船体结构早就定型,要加装水炮就得在甲板上开孔、在舱内布线,稍微一动就可能影响整船的稳定性。水炮工作时产生的震动更是老船的噩梦,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船体开裂,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日本援建的“特蕾莎・马格巴努阿”级巡逻舰算是比较新的型号,2600吨的排水量按理说有加装空间,但这艘船的设计重点在航海性能和反潜设备上,预留的空间都给了无人潜航器接口,根本没考虑水炮的位置。 资金问题更是让菲律宾头疼。一套像样的水炮系统,光设备就得几十万美元,再加上改造船体、调试动力的费用,一艘船的改造费能顶上好几艘小型巡逻艇的造价。 菲律宾近年在军备采购上花钱不少,光是从韩国订的护卫舰就花了一大笔,剩下的经费连日常维护都捉襟见肘。2024年他们从日本贷款买的5艘新巡逻舰,总造价高达164.55亿日元,这些贷款未来还得连本带利偿还,哪还有余钱给老船装水炮? 更现实的是,这些二手船本身就毛病不断,美国移交的“汉密尔顿”级光是翻修和培训人员就花了大半年时间,维护旧船已经占用了大部分预算。 就算咬牙加装了水炮,后续的维护又是个大难题。菲律宾海警连像样的维修车间都没有,水炮的核心部件坏了只能从国外进口,一等就是好几个月。 水炮这东西娇贵得很,每次用完都得清理管道里的海水,不然很容易生锈堵塞,菲律宾的维护能力根本跟不上。 之前澳大利亚送的“圣胡安”级巡逻舰虽然带了水炮,但因为缺乏保养,用了没几年就经常出故障,最后成了摆设。 有意思的是,菲律宾新船采购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从韩国买的护卫舰装了76毫米舰炮和反舰导弹,火力看着挺猛,但这些武器在海上执法时几乎派不上用场。国际上通用的执法规则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开炮,用水炮驱离才是常态。 菲律宾把有限的资金都花在了打炮弹的武器上,却在最需要的非致命装备上缺位,导致真到了执法现场,要么只能用机枪威慑,要么就得靠冲撞这种危险方式,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 说到底,这还是个优先级的问题。对菲律宾来说,能从美日手里讨到船已经不容易,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考虑“好不好用”。 这些二手船虽然落后,但至少让菲律宾海警在数量上看起来不那么寒酸。只是这种“捡破烂”式的装备建设,终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没有自主建造能力,维修体系跟不上,预算又捉襟见肘,就算偶尔得到几艘新船,也很难形成持续的执法能力。 水炮的缺失不过是这种困境的一个缩影,反映出菲律宾在海上力量建设上的无奈。面子上的船够多了,里子的问题却还远没解决。
为什么菲律宾海警船没有水炮?这么说吧,不是菲律宾不想有,而是家底不允许,他们的船
兰亭说事
2025-09-18 11:39: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