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照亮未来——纪念九一八事变94周年的思考 94年过去,历史的警报依旧长鸣,它不仅是对过去的哀悼,更是对未来的警醒。 2025年9月18日,尖锐的防空警报再次响彻中国各大城市上空。这是九一八事变94周年的纪念日,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 94年前的今天,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柳条湖段南满铁路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轰东北军北大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短短两天内,沈阳、长春相继沦陷,数月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 01 历史伤痕,民族之痛 九一八事变是近代中国最沉痛的一页。坐拥数倍于日本侵略者的军事力量,国民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国际公理”,致使3000多万东北百姓沦为亡国奴。 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犯下累累罪行。自九一八事变后的十四年间,3500多万同胞失去生命,近千座城市饱受战火摧残,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 这是代代中国人心中一道不可磨灭的伤疤。 02 不屈抗争,民族之魂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这首《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同胞的悲愤交加。 民族危亡之际,中华儿女“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中国共产党毅然承担起抗日民族先锋的重任,号召全中国工农劳苦民众“一致动员武装起来,给日本强盗与一切帝国主义以严重的回答”。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经历了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三个阶段,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开展武装斗争。 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无数英雄血染疆场,百余名师以上干部、30余名军以上干部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敌人在他胃里看到的只有草根和棉絮。 03 历史启示,现实之镜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最早奋起反抗法西斯。中国共产党在事变第二天就散发了《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第一时间揭露侵略真相、号召武装抵抗。 与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共产党人毫不退缩,毅然站在抗日最前线,发出了救亡图存的时代强音。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国强才能民安。九一八事变是铭刻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伤痛和耻辱,我们不仅为泱泱大国惨遭践踏而蒙羞,更为近代中国的落后愚昧、积贫积弱、主权沦丧、尊严扫地而感到耻辱。 04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当今世界仍然很不太平,历史虚无主义大行其道,日本右翼势力鼓吹“受害者论”,刻意回避其侵略战争责任。 重温这段充斥着血与泪的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望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让全世界看见东方主战场的壮举与牺牲。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和平的“压舱石”,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保卫山河、护佑人民。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展现出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 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2025年9月,战旗方队行过天安门广场时,镜头特写给到打头的“杨靖宇支队”十余秒——此时正是上午9时18分。 这不是巧合。正如94年前那个夜晚的枪声依旧回荡在民族记忆深处,八女投江的壮烈、杨靖宇将军的坚韧、彭雪枫将军的家书,已然凝聚成不灭的精神火炬。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警报为历史而鸣,钟声为和平而响。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一个更加繁荣、自信、强大的中国,正由我们亲手创造。918事变勿忘国耻
1951年,大汉奸刘雨田被枪毙时仍在喊:我这辈子为皇军效力,值了!刑场上的喊声刺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