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森特:以前我们打压欧洲、苏联、日本,现在就是要打压东大!最近贝森特的一段采访,也算是把他们虚伪的面具给撕下来了,说难听点就是不装了,明着牌打。 不愧是贝森特,堂堂前国务卿,张口闭口就是“打压”二字,生怕别人听不明白美国的真实想法。 他在9月初的一次专访中,面对主持人提问,没有丝毫遮掩,直言不讳地说:“我们曾打压欧洲、日本、苏联,现在轮到中国了。” 这话一出,整个国际舆论都开始热闹了。 美国不仅不再遮掩,反倒觉得坦白才是新的战略。 他们终于肯承认,所谓“自由市场”“公平竞争”,不过是遏制别国的道具,用得着时拿出来炫耀,用不着时就扔进垃圾桶。 这不是突然发疯,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从冷战时期打压苏联,到80年代通过“广场协议”扼杀日本经济,再到如今公开点名中国,美国的对手换了一个又一个,但剧本永远不变。 只是这一次,他们遇到的不是过去那个可以随意摆布的角色,而是一个已经站稳脚跟、敢于直面挑战的新中国。 贝森特敢说出这种话,当然不是一时兴起。他背后代表的是美国整个战略共同体的真实想法。 贸易战、科技封锁、金融制裁、供应链重组,每一招都不新鲜,但打得越来越狠。 9月13日,美国商务部再次出手,把23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这些企业覆盖半导体、生物科技、航天制造等核心领域。 此举的目的再清楚不过,就是要切断中国与全球高端技术的联系,逼迫中国在关键技术上永远受制于人。 但现实远比剧本复杂。美国的算盘打得啪啪响,可手里的牌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好用了。 他们以为关起门来搞制裁,就能把中国产业链打断,却没料到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正被这场封锁逼出了新的高度。 从CPU到3纳米芯片,从量子通信到太极光计算芯片,中国的科技成果一项接一项,令美方焦虑度持续飙升。 更荒唐的是,美国还在拉帮结派,想要复制冷战那一套,搞一个“反华联盟”。 可问题来了,这世界早就不是他们一家说了算的单极时代了。 墨西哥跟得很快,宣布对中国汽车加征50%关税;可同一个季度,东盟与中国的贸易额却增长了8%。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世界上还有太多国家愿意跟中国合作,而不是在美国的逼迫下选边站队。 美国打压中国的招数越来越像是自残。对华加征的关税已经从最初的34%一路飙升至245%,覆盖了95%的中国输美商品。 听起来像是对中国的重击,可最后埋单的是谁?是美国的消费者。 数据显示,美国普通家庭年均支出因此增加了近800美元,从药品到家电,从服饰到玩具,全线涨价。 通胀高企,民怨四起,本想压垮中国,结果先把自己的老百姓逼上了火线。 农业州的农民更是苦不堪言。艾奥瓦州曾是美国大豆出口的主力军,但现在对华市场份额从40%暴跌到18%,农民收入锐减,抗议声不断。 可华盛顿却装聋作哑,依旧沉迷于“遏制中国”的幻想。他们似乎还没意识到,这场贸易战已经变成了一场“内耗战”。 科技封锁同样没有达成他们预期的效果。中国不仅没有被“卡脖子”,反而加快了自主研发的节奏。 成都华微电子推出的国产高精度射频直采芯片,标志着中国在高端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替代进口”,而是在一些领域实现了反向超车。 这种趋势让美国越来越不安,也让他们的打压变得更加疯狂。 可疯狂归疯狂,结果却是一地鸡毛。 他们想靠供应链转移来搞“去中国化”,结果发现印度不仅基础设施差,连电都供不上,还得从中国买。 越南体量太小,根本无法承接高端制造业。 全球产业链像是一个精密机械,拆一颗螺丝都得掂量后果,美国想强行拆解,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整个系统失衡。 中国的反制也不是摆个样子。 9月,美国刚宣布新一轮制裁,中国商务部便在半小时内连发两则公告,一边对美国产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一边启动反歧视立案。 反应之迅速,手段之精准,足以看出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只会忍”的角色。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反制完全基于世贸规则,合规合法,赢得了不少国家的理解与支持。 贝森特这番话,其实正好帮了中国一个大忙。 他撕下了美国“自由世界领导者”的伪装,也撕破了所谓“规则秩序”的遮羞布。 只要你有独立的意志、有自主的发展路径,他们就要想尽办法把你打趴下。 这一次,他们碰到的是一个不但不趴下,还越打越强的中国。 更让美国焦头烂额的是,全球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去美元化进程已无法逆转,阿根廷、沙特、巴西、印度等国纷纷与中国达成本币结算协议,“金砖清算账户”也将在年内上线。 全球已有110个国家开始采取“去美元化”行动,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急剧上升。 美元霸权正在失去昔日的光环,新的金融秩序正在孕育之中。 美国现在最该担心的,其实不是中国,而是自己。
贝森特:以前我们打压欧洲、苏联、日本,现在就是要打压东大!最近贝森特的一段采访,
地缘历史
2025-09-18 09:44:15
0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