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刚出的“师德优秀”名单,直接让教职工群炸了锅。20%的入选比例看着合理,可细看名单,不少人心里直犯嘀咕:这评优到底看啥? 榜上几位“抢功专业户”特别显眼,见着荣誉名额比见着饭还积极,抢课题、争公开课跑在最前头,可班里学生月考成绩总在中游晃悠,“优秀”标签贴身上像穿了件借来的大衣,怎么看都别扭。还有些“职称突击手”,评高级前跟打了鸡血似的泡办公室,证书一到手立马“躺平”,作业批改都没以前认真——这种“三分钟热度”也算师德? 反观没上榜的80%,教语文的张老师就是典型,平时闷头干活,给学生改作文逐字抠细节,班里平均分连续两年年级第一,就因不爱“刷存在感”,硬是落了选。 师德本是老师的立身之本,不是靠抢靠装来的“门面”。若评选只盯表面热闹,忽略默默实干的人,这样的结果谁能服?评优该看“真干活”还是“会作秀”,值得好好琢磨。
浙大博士人工智能原理重大突破,将像梁文锋一样打击美国算力和电力股浙大人梁文锋
【5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