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行业的黄埔军校宝盈是如何炼成的?这里走出了王茹远、杨凯、彭敢、肖肖、陈金伟、

望博格 2025-09-17 19:47:09

基金行业的黄埔军校宝盈是如何炼成的?

这里走出了王茹远、杨凯、彭敢、肖肖、陈金伟、李进、杨思亮等一批知名基金经理,大家一定会问为何公司留不住这些人才呢?

原因很简单,国企控股的基金公司给不了很牛逼的待遇,进一步说公司销售能力有限,即便业绩很好也上不了规模,业绩转化不成公司的收入、更转化不成基金经理个人的薪酬。

所以对于这些人才最好的出路是调仓到大基金公司,例如最近杨思亮去易方达了。与之相反的是,博格在小红薯上看见一个帖子: 一个应届毕业生,有两个offer,一个去宝盈当研究员,一个去某大厂基金研究员,问选哪个?

作为资深从业者,一定回答他去宝盈,如果你是人才,在宝盈干两年就可以当基金经理,但是在其他大厂估计干五年十年也一不定能排上基金经理,当了基金经理才能管钱,才能有自己的净值曲线,这对于一名投研人员至关重要。

结果,

一面是宝盈的知名基金经理不断离职,一面是优秀的人才优选进入宝盈,宝盈考核机制也非常简单,用结果话说。就这样,优秀的基金经理流水工厂就形成了。

优秀的新人想当基金经理优选宝盈,在宝盈当基金经理证明自己的业绩,再跳槽去大厂变现自己的超能力。

简而言之,宝盈的基金经理新陈代谢比其他公司快很多,这个对于一个国企控股中型基金公司或许一个不错的选择。

0 阅读:30
望博格

望博格

感谢大家的关注